2007/10/21

心靈迷宮





《色·戒》的王佳芝,誘殺易先生。開始時,亦以為自己義無反顧,意志堅決,如果這時有人問她會不會於最後關頭向易通風,囑他逃走?她會姣眉一橫,半哼一聲,說:「你當我王佳芝是甚麼人?」

把自己看得高,所以話說得滿,因為,對一己之欲望不理解。明明走在一條明晃晃大路上,目標清晰,四無旁枝,直通凱旋門;怎地漸行漸迷,前面忽然多了個彎角,彎角後復有彎角,目標卻越發迷糊,最後消失於視野中。

欲望,沉潛於深層的意識裡,隱然鼓動,有若地心熔岩,一旦燃點,會引發不由自主的躁動,使座標飄移,方向走失。王佳芝的藏潛欲望是愛與慾,爆發起來,無形無聲之中,救國的本意被轟走了,最後將自己迫向死角,凝結成一個死局。
追求的目標模糊不清,價值觀如浮萍,加上對欲望的誤解,結合起來,在心靈深處盪起幻影魔音,人皆迷失於黑暗森林;這叫「王佳芝症候群」。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稱一般人俱活在「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是一種未經自覺反省,僅隨物質生命與欲望滾隨下去的習慣,是一種陷落 (fall)。我們日用而不自知的生活方式,呈現成為「意義關係脈絡」,使生活有一個個目的與原因串聯下去,使「日常生活」表現成「超穩定架構」。

譬如當我們進入暗黑的房間裡,第一個強烈要求是開燈,這欲望在此時此刻蓋過一切,全副心思,就是要達成這件事。如一時摸不著燈掣,黑暗中失去自己的位置,引起不安感,燈掣便會凸顯成整個意識關注的對象。最終燈掣摸著了,燈開了,「開燈」此欲望便迅速退藏於密,然後轉換到第二個熱切要求上 (譬如開電腦)。如是者連串欲望表現成穩定的「正常生活」,直至離開房間,可能仍不知進入房間之終極目的是甚麼。

海德格認為,人永遠活在「與物交接」的關係中,欲望則不斷介入,直至死亡到來時,不免茫然若失,一生到底在追逐甚麼?沒有價值與信仰,生命欠缺了慰藉。欲望來時,如閃靈一樣,疾如風、掠如火,心靈亦瞬間陷落於黑暗迷宮之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