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不貼文,現在破例。
讀林行止文章多年,從未曾見過他以此等語氣說話,就算 03 年7.1時也未至如此, 今次真是「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讀畢全文,回應一句:講得好!

如果你覺得,喪失了本該擁有的補選立法會議員之投票權利,冇所謂;
如果你覺得,以後網路言論會被逐步收緊,不要緊;
如果你覺得,香港政府官員 --- 尤其是林閹人 --- 的霸道專橫態度與嘴臉,不難看;
每個家庭,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問題。
這就叫「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放在日本這國度,倍加「難念」。
這是一個面子與禮儀比啥都重要的地方。在繃緊的社會與習俗傳統、把人壓垮的巨大經濟困局下,人人尚要裝作一切安好,生活愉快。人前人後禮不可缺,衣著光鮮房子明亮,把所有壓力吞進肚子裡,以維持一個人生美滿之表象。這一切,一字記之曰:撐。
日本,是「房奴」鼻祖之國,一幢房子,動輒供三代。湊佳苗的《夜行觀覽車》,正是由房子之角度切入,透視日本巨大的倫理壓力問題。在一個叫「雲雀之丘」的高尚住宅區,有家人出了命案,丈夫被太太殺死,讀中學的兒子失蹤。這個輕度推理故事,便帶出了兩個家庭內外交迫的嚴重矛盾。

「林子祥 vintage lamusic 2011」演唱會,唱的幾乎都是舊歌。
他的樂迷,似乎都沒打算聽新歌。況且,近年他也幾乎沒新作了。
今年,是阿 lam入行 35年。演唱會的意念,是以1976年香港發生的事,扣入阿 lam的第一張唱片《 lam》,由他的歌曲帶動,讓歌迷經歷一段昔日香港歲月之旅,從而在裡面抓到與阿 lam歌聲的感情聯繫。
於是那些大小逸事,便意識流般再呈現。經濟起飛.兩日供水一次.英女皇訪港.六合彩面世. 戴卓爾夫人摔倒.移民潮 ……,阿 lam亦開始唱出〈抉擇〉,「幾多往時夢,幾許心惆悵」,在他的歌聲中,舖開了滄海桑田的卷軸。

暗戰,就似暗箭,最是兇險。
國共內戰時,蔣介石被敵人握住脈門,最終敗於情報戰中。這,正是暗戰之一種。
《三體》系列來到第二部,外星戰艦群正向太陽系進發,四個半世紀後將到達地球。四百五十年,不是短日子。在這漫長歲月,世界發生過甚麼事?

《人形蜈蚣》(the human centipede) 續集在英國被電影分級委員會拒絕評級,不但無法公映,連光碟亦不能發行,引起注目。
世上許多動物都有虐待僻,如貓兒,雙掌快如閃電,將耗子玩弄其中。對方驚慌萬分,牠卻甚有快意,把興奮建築於老鼠的痛苦之上。
同樣亦有虐待狂的人類,多了一個會思索的腦袋,虐待方式更為精緻,也更奇特殘酷。
古羅馬暴君、中世紀歐洲、中國的明朝、蘇俄共產黨,歷史裡多有暴人,對施以恐怖酷刑樂此不疲。受刑者在最終氣絕前,都要經歷精神肉體大煉獄,飽嚐萬物之靈的大荒謬體驗。

這年頭,已沒人寫詩了。
詩評,亦成了dirty job。
這是高速而濃縮的年代,網路語言精簡,符號湧現。這些其實有詩的特質,卻又大相徑庭。
在要求一切高速運轉之基準下,人再沒餘暇深刻體悟。一刻感受,被下一個洶湧而至的資訊快速淹沒。我們「沒有時間」把感覺紀錄,溶化成心像,蓄於心田;遑論把它們再整理,細意推敲,然後雕刻成詩。
效率,就是詩的天敵。
於是,沒空去沉澱的現代人,便沒詩情了。

《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基督教信仰的根源是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黑格爾的說法,這是 god in itself,god for itself,god in and for itself。
夫「易」者,變,不變,變而不變;所有生命,都經歷始、壯、究三個階段。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也是三個階段。
一,是誕生。二,是變裂。三,是回歸並復統一,這是辨證的統一。
「三」,是宇宙裡最神秘,也最神聖的數字。
在劉慈欣的《三體》世界裡,「三」,築起宇宙架構,蘊涵神秘力量。整個故事,都隱然以「三體」概念相互扣合,就如佛教天臺宗的「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空即是假,假即是中,中即是空,連三即,本是一體。

這一夜,家裡的茉莉花散著清芬。
它將劃過星夜,抹過長空,飄到遠方的大地。

活在機械式的單調生活裡,會覺得時間飛快而過。
活在熟悉的超穩定架構裡,反而會在麻痺中迷失自己。
所以,我們要旅行。走出去,從常規中裂開,進入陌生國度,在不熟識的領域裡安全地冒險。
把自己成為異鄉人,最容易締造抽離感,然後自一個距離,重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