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張最喜愛搖滾樂專輯 (40 - 31)
40. "take them on, on your own"(2003) ~ 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
首張大碟 b.r.m.c 一鳴驚人,黑色叛逆摩托車會飆到第二站,"take them on, on your own"展現的是強勁摩托車引擎動力,雖仍保持著迷幻暗黑,搖搖恍恍的氣息,但那壓縮而來的張力,和一觸即發的爆炸力卻顯然比首張專輯來得強橫粗獷,散發著不受約束的燃燒力量。第一首歌雖然叫'stop',但他們卻明顯不想停下來。緊接的'six barrel shotgun'顧名思義是急激之作。要數迷幻時刻,'ha ha high babe'亦是顧名思義。'and i'm aching'是首 acoustic 獨唱曲目,非常動聽,彷若飆車累了停下來小憩的片刻。
39. "the boy with the arab strap"(1980) ~ belle
& sebastian
只發行一千張的處男專輯"tigermilk"神奇地獲得青睞,belle & sebastian 這名字開始進入樂迷法眼。至第三張唱片"the boy with the arab strap"正式進入主流,闖進英國大碟榜,樂隊亦憑此奪得 1999 年 brit awards 最佳新人獎。此專輯是這支格拉斯哥文青樂團充滿靈感之一趟,表現達至峰值,裡面的歌曲是如此地出色,完全體現 indie-pop,folk-pop 真諦,令人感受青春的萬分美好。除了靈魂人物 stuart murdoch 筆下的雋永樂章和機智有趣歌詞外,女神 isobel campbell 亦以其充滿氣質的歌聲獻唱,一曲'is it wicked not
to care?'是多麼的真摰而教人砰然心動呢!
38. "in the flat field"(1980)
~ bauhaus
取名自德國包浩斯設計學院,bauhaus 可能是整個歌德搖滾體系裡最重要的中堅樂團,在其首張專輯"in the flat field"發行之前,描寫專演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匈牙利裔美國演員 bela lugosi 的樂隊首支單曲'bela lugosi's dead'已震驚英國地下音樂圈,緊接而至的另一單曲'dark entries'更接引樂迷進入黑暗國度,他們亦被稱為 gothic punk 樂隊。而大碟"in the flat field"也可說是 gothic rock scene 的先行專輯,david murphy 邪氣的歌聲,daniel ash 突兀的結他聲,kevin haskins 翻滾般的鼓擊,制定出一種歌德搖滾聲音。樂隊在出了四張專輯,聲勢正盛時突然無先兆解散,似引證了崩樂 live fast die
young、歌德死亡派早逝以成就不朽的精神。
37. "lust for life"(1977) ~ iggy
pop
狂野糜爛的 stooges 解散後,事業與名聲皆徘徊於低谷的 iggy pop,偕好友 david bowie 一齊來到柏林,在後者監製下,在1977 年 5 個月內,於西柏林 hansa studio 造出被認為可歸納而成「bowie 柏林五部曲」的兩張專輯 — "idiots"與"lust for life"。有別於"idiots"的頹唐、黑夜與毒品氣味 (封面 iggy pop 也像個智障兒),來得爽朗入耳的"lust for life"為他取得首次商業成功。主題曲'lust for life'二十年後於電影"transpotting"作開場曲,再次大紅起來。'the passenger'無敵型格,中後段的 lalala 令所有識唱嘅朋友都跟住 la 起來 (歌德教母 siouxsie sioux 翻唱過一個有 ska 味的版本)。'some weird sin'簡潔有力饒有崩味。'tonight'曲風開揚,卻是描寫女友吸毒而死的歌,意境相當有衝突性。
36. "loveless"(1991) ~ my
bloody valentine
樂隊 1988 年首張專輯"isn't anything"祭出 shoegaze 藍本,唱片公司 creation 計劃再下一城,希望能在三數月內推出第二張唱片,豈知 my bloody
valentine 一造就是兩年,走了十多間錄音室,用了十多個錄音師,最終製作費高達二十五萬英鎊,於當年是天價,而"loveless"銷路亦不理想,令 creation 幾乎破產。然而"loveless"卻是頂兒尖兒,藝術成就極高的專輯。巧奪天工的結他噪音音牆,包裹著詩意絢麗的歌曲 (雖然不看歌詞一定不知道他們唱甚麼),像個漩渦般渡人進入朦朧夢幻的場域。"loveless"後 my bloody
valentaine 一休便廿二年,至 2013 年才推出第三張整體較為流行化的專輯"mbv".
35. "kings of the wild
frontier"(1980)
~ adam and the ants
才子 stuart goddard — 亦即 adam ant 帶領的組合,本是支 post-punk 樂團,在 new wave 大潮裡化身紅藩/海盜造型。"kings of the wild
frontier"令人動起來的 afro-beat,使他們攀上紅極一時流行搖擺明星層次。興奮的鼓擊節奏、adam ant 令人入腦的歌喉、帶點目空一切之態度、搶耳的歌曲旋律,令「阿當與螞蟻」風頭一時無兩。'dog eat dog', 'ants
invasion', 'kings of the wild frontier'等歌大流行,超級大熱歌'ant music'唱著"so unplug the jukebox, and do us all a favor, that music's lost its
taste so try another flavor, antmusic, antmusic …. "可謂自信心爆棚,ant music 令人無法抗拒!
34. "station to station"(1976) ~ david
bowie
在美國西岸深陷毒海,枯槁頹靡,體重跌到不足一百磅,「贏得」「蒼白男爵」稱號,再下去恐怕只有死路一條。bowie 就是在這個噩夢般的狀態下灌錄"station to station",無天無日地吸食 cocaine 甚至令他忘記自己曾錄過這唱片。然而,"station to
station"上接"young americans"的 disco, funk, soul,下開柏林時期的 krautrock 薰陶,的是張非常優秀專輯。陣陣 drone sound 引領進入,長達十分的主題歌'station to
station'是首精彩 progressive art
rock song。'golden years'非常 cool, chill, funky,流露日後大熱流行作'fashion'的雛型。'word on a wing'如 roxy music 的 art rock 儒雅,並蟄伏著一份腐化貴族的頹廢氣息。翻唱'wild is the wind'優美浪漫,可作為一首鐵金剛電影主題曲。
33. "mezzanine"(1998) ~ massive
attack
daddy g, 3-d, mushroom 完整陣容下構造而成的幽閉空間,黑暗異境。在簡單 drum loop 與 bassline 基礎上,三子拼進不同素材,締造一個又一個詭異疊加態,這正是專輯名稱"mezzanine"之奧義 — 夾層樓,在空間之間建構神秘聲音世界,擠出一份壓縮的幽深。'angel'以深沉貝斯與鼓擊,帶來冷峻酷極意境,是黑天使的黯然叫喊之聲。'risingson'撲朔迷離。'black milk'歌名帶點怪奇,cocteau twins 聖女客席歌手 liz frazer 唱來空靈飄盪。同樣由她演繹的'teardrop'夢幻美麗,成就為樂團的經典名作。
32. "the wall"(1979)
~ pink floyd
史上最偉大搖滾歌劇,roger waters 主宰的史詩式音樂巨構。在這超過八十分鐘的雙碟概念專輯中,主角 pink 是個沮喪搖滾巨星,自感遭世界遺棄,心裡一磚一塊地築起巨大圍牆,將自己封起來。透過 pink 的故事,一曲接一曲訴說及探討人生與世界的多重面向與問題,環環相扣而一氣呵成,浩瀚宏闊,氣象萬千。裡面的名曲如'in the flesh?' 、'mother'、'goodbye blue sky'、'hey you'、'comfortably numb'、'run like hell'、'the trail'已是無人不曉,控訴教育制度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更橫掃世界各地唱片榜。令經典更傳奇的,當然還有 alan parker 執導,結合真人與英國插畫師/動畫師 gerald scarfe (也就是"the wall"封面的平面設計者) 動畫影片的電影《迷牆》,和 roger waters 以野心家的姿態來到柏林,在圍牆倒下八個月後,舉行共十三萬五千樂迷圍觀的驚世"the wall – live in berlin"音樂會。
31. "low"(1977) ~
david bowie
從紐約到德國,bowie 為吸取 krautrock 精髓而來,祭出對後世影響深遠的 「柏林三部曲」(同時並監製了好友 iggy pop 兩張重要唱片)。顆拍 brain eno 與 tony visconti,首部曲"low"在法國 château d'hérouville 錄音後移師西柏林 hansa studio 混音,side a 人唱 side b 純音樂 (唱片原取名"new music, night and day",也有「二分」這個意思),分別為摩登電氣化搖滾曲目 (bowie 稱為 prevailing moods),和在冷戰氛圍濃烈的西柏林的大環境中,締造而來氣氛冷冽,意境深遠的電音樂章。'warszawa'以曾遭納粹蹂躝、鐵幕時代屹立於抗爭前線的波蘭首都華沙為曲目,全曲展現一片蒼茫與荒涼,中段並有一段來自波蘭的民謠。'art decade'是支緩慢陰冷之曲。'weeping wall'則是對柏林圍牆闡述之印象。
(待續)
我有"the wall"(1979) ~ pink floyd,記得是在大學校園內的攤檔買的,當時其實不太懂聽歌,只知隻碟係好嘢嚟。
回覆刪除"the wall"起碼於製作而言一定是史上最宏大的 rock opera。當年柏林音樂會投入空前資源,台前眾多猛人助陣,如 joni mitchell 唱'goodbye blue sky'、cyndi lauper 唱'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等。及至2010至2013年間,roger waters 更舉行了超過二百場"roger Waters: the wall tour",整個舞台以多媒體形式實踐,相當精彩。
刪除pink floyd 是史上最重要搖滾樂單位之一 (必入十大吧),"the wall"堪列樂團四大專輯之一:"dark side of the moon"、"animals"、"wish you were here"、"the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