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4

見山還是山 ~《千里伴我尋》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這是千里尋親故事。自由行,二人成團,英國出發,開往美國及愛爾蘭。


《千里伴我尋》由真人真事改編。五十年前的愛爾蘭,保守得令人窒息。年輕女孩philomena初嚐禁果,誕下男孩,結果雙雙被關進儼如天牢的天主教修道院。這裡的瑪德蓮墮落少女,終日所做之事,就是洗衣服。在暗無天日的煉獄,每天和孩子見面一小時,是philomena的天國時刻,然而,地獄有日定必來臨,因為這些孩子將會被富裕人家領養,骨肉分離,是命定結局。

五十年後,她決定尋找天涯裡的孩子,那怕只見一面,便死而無憾。記者martin認為這故事「有得做」,遂與philomena同上路。

三人行
或許必有我師,但與 philomena二人行,martin則要忍受她的嘮嘮叨叨。譬如philomena讀完一本廉價愛情小說,martin禮貌上隨便問句what it's about?對方便來個沒完沒了,把毫無價值的內容,自盤古初開講起。要知martin可是牛津大學畢業、正在撰寫俄國史的知識份子記者,要跟眼下這位老婦人作困獸鬥,何堪折騰?

教會明明曾對自己殘忍,心中有神的philomena卻寬容以待。也許她認為修道院的任務,只是執行凡人難以理解的神諭。耶教盛產耶膠,philomena亦是一員。偏偏martin則如羅素一樣,否定上帝。這對團友,出發時目的不一,價值觀各異,一段旅程,會演成怎樣之局面?

人與人相處,必互相影響。隨著旅程的深入,二人價值觀的排斥與認同開始產生微妙互動,philomena在放棄與堅持間輾轉挺進,martin在同情與諒解中漸生尊重,雙方在共同邁向目標的過程裡,磨合出包容與欣賞,不啻一場性格、宗教觀與人生觀的博奕。

人間裡的真實交往,其實正是如此。那些一揪而就的崇拜或愛慕,永遠是短促的,多數是廉價的。唯透過長時間和較深入的理解,個性、態度與想法交叉感染,才能過濾出堅實的友情,並使大家的人生境界,同踏上另一台階。

有一句話,很真實:他是個怎樣的人,看看他的朋友便知道。

philomena和martin從團友演成朋友,完成了一個學習之旅,縱使不至於「出發時是一個人,回來時是另一個人」,也是有所轉變。這轉變,至能體會於martin引述 t. s. eliot的一段話裡:"we shall not cease from exploration, and at the end of our exploring will be to arrive where we started and know the place for the first time."

人際關係與人生,皆是啟航,破裂,回歸的辯證歷程。出發時見山只是山,然後學習、發現、反思,甚至救贖,最終回到原點,見山還是山。走遍千里,原來如此。

4 則留言:

  1. 我有興趣睇呢套, 主要想睇 Judi Dench

    回覆刪除
    回覆
    1. steven coogan也很好,表現出那種英式睿智。這角色如由hugh grant來演亦應會很有趣。

      刪除
  2. Philomena雖然係個頭腦簡單既老婦, 但最後決定原諒果個邪惡老修女, 但將故事公諸於世, 令大眾知道修院既惡行, 充份體現咗Don't get mad, get even呢句話, 其實道行好高架.

    我自問未有咁既道行, 遇到類似情況我都會好似Martin咁上哂頭.

    回覆刪除
    回覆
    1. 基督教行公義,好憐憫,唯亦多有人以基督之名行撒旦之事。電影裡有場戲很好,philomena於小教堂告解時無法啟齒,她可不是一個宗教鄉愿呢。最後在大愛與公義之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philomena作出了自己的抉擇。

      最後,martin送她聖像,讓之安放於兒子墓前,一切一切,也都要平平放下;我覺得整個意象的涵意很美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