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4

平平常常 ~《季羨林談人生》 ~ 季羨林





季羨林先生,跟楊絳女士一樣,生在1911年,亦九十六歲矣,都在闖人生一百大關。這個「闖」字,素養如他倆,是不會承認的,到了這年紀,平淡又一年,花開花落,如是如是。

試想想,二十世紀初在中國出生的人,經歷了些怎麼樣的年代?萬丈險峰俱走遍,更無風雨更無晴。尤其季羨林「文革」時曾被打在牛棚,自殺未遂,到了今天,還有啥沾上心頭?難得兩位老人家,仍然提著筆桿,搖搖曳曳的寫作,文章都喜歡引用《論語》。依季羨林先生自述,他是在八十歲後才開始認真衝刺,每日風雨不改伏案於大圖書館內撰寫成八十萬字的《糖史》,然後把陣地轉移回家,運籌於斗室之內,以吐火羅語譯釋《彌勒會見記劇本》(季羨林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天竺及西域文字,於「佛」這個漢字的來源,有詳盡學術解釋,見《季羨林談佛》一書),為學戰鬥性之強,活像永不沉睡的火山。他常說:人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決不是為了吃飯。

季羨林談人生,當然夠資格。老人家,過些甚麼生活呢?2000年底寫的一篇〈九十述懷〉有道:「我想停下來休息片刻,以利再戰。這時就想到,我還有一個家。在一般人心目中,家是停泊的休息的最好的港灣。我的家怎樣呢?就是我一個孤家寡人,我就是家,我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這是九十歲的狀況。再十年前,即1991年初,一篇〈八十述懷〉,裡面有一段,我很喜歡的,抄錄如後,並遙祝先生健康喜樂。

「今天是新年元旦。從夜裡零時起,自己已是不折不扣的八十老翁了。然而這老景卻真如古人詩中所說的“青靄人看無”,我看不到甚麼老景。看一看自己身體,平平常常,同過去一樣。看一看周圍環境,平平常常,同過去一樣。金色的朝陽從窗子裡流了進來,平平常常,同過去一樣。樓前的白楊,確實粗了一點,但看上去也是平平常常,同過去一樣。時令正是冬天,葉子落盡了,但是我相信,它們正在蜷縮在土裡,做著春天的夢。水塘裡的荷花只剩下殘葉,留得殘荷聽雨聲,現在雨沒有了,上面只有白皚皚的殘雪。我相信,荷花們也蜷縮在淤泥中,做著春天的夢。總之,我還是我,依然故我;周圍的一切,也是一樣。」

1 則留言:

  1. 真的給我找到你曾經寫了一點有關季老先生的文章。
    前天才給我發現"談人生"這本書,真不得不要好好細閱一番。
    [版主回覆12/03/2009 22:28:00]hello ah ann,
     
    很久不見,好嗎?
     
    妳新一輯的照片,拍得很簡約、有格調 ( 不是擦鞋話 ) 。
     
    季羨林 先生大去未久,又一民國人物 王世襄 先生謝世。
     
    風流,俱往矣。
     
    思之黯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