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0

佛學對後現代世界與虛妄未來的呼應 (1)


佛學對後現代世界與虛妄未來的呼應 (1)

佛教,世界之大宗教也。其精神博大,其義理精微,其歷史源遠,其境界幽玄。從印度到中國、日本、西藏、斯里蘭卡至南洋諸地,人才輩出,妙義紛陳。然而此一大宗教,其教義卻往往遭人誤解,甚至扭曲。一般普羅大眾乃至部分佛教徒,未能把握佛教核心精神,甚至與佛陀之本懷毫不相應。箇中原因,也許是宏法者良莠不齊,對義理闡釋不妥;也許乃時代風氣越見功利,世人多求現實利益,對出世間境界,及諸般深微哲理,根本亳無興趣;以至種種浮淺說法,以訛傳訛,而世人亦不求甚解,一些觀念被過份簡單化、膚淺化,扭曲了正大的義理。譬如此一說:「佛教是消極的。」這是個頗為一般人所認同的觀念。然而,佛教真的是一個「消極的宗教」嗎?這觀念諦當嗎?這句話的分際該落在那個地方上呢?

佛教被認為是消極的宗教之普遍原因,其一,佛教認為一切皆苦;故消極也。其二,成佛之路太遙遠,不同其他智神論之宗教,只要相信,便可享永生,永受福樂。其三,認為佛教主張一切皆虛空,故是虛無主義,活在虛無之中,當然消極。以上乃認為佛教是消極宗教的典型原因,也是一般人因對佛教及其義理只有非常片面認識,而產生之種種誤解。

如果「消極」是態度;「悲觀」則可能是形成這態度之底因。有人認為佛教是悲觀的,因她對人生及世界不存厚望,這又是一種片面的理解。佛教是非常現實的宗教;雖然最終目的是解脫,離開一切苦,咸得常樂,但她從來沒有主張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去修行。事實上,只有真實的人生方可能是修行的舞台。修道者不應離開眾生以成佛,這是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是為菩提道。在深山中修煉成佛,境界也不見得最高。慈悲,英文譯作compassion,passion是濃烈情感之意,加了一個com在前面,即同感同受,是謂眾生病則我亦病也;天臺宗「即一切法而成佛」,正是這份悲願。

故如果說佛教是悲觀的,絕不確當。反而我們活著的真實世界,無論是精神文明與自然環境,皆令人非常悲觀。在物質文明超強度發展的後現代社會,與一片虛妄迷濛的未來,著著皆見人類已步向末日之境而不自知,誠可悲矣。而佛教的精神,卻可為這悲哀的世界,提供安身立命的支柱。

今天物質空前文明,人類被困在大都市之中,與大自然越見遙遠。黑格爾認為當人的主觀精神能為客觀精神 --- 即法律及政治制度等 --- 所保障,便能呈現絕對精神,人便能真正自由。但今天活在都市中的人類,生活的任何一個環節皆為制度、系統、科技所囿。都市人已離不開極端便利的生活設施,任何時刻都不能關掉手機 (到底手機是 connecting people 還是 controlling people?),被一大堆身份證、信用卡之類的東西綑綁;大都市這巨獸的利爪無處不在,人那裡會有真正自由?!越高度現代化的都市,後現代的問題越嚴重。人越冷漠,越提防,越疏離。電影 “Lost in translation”(港譯“迷失東京”)便呈現了東京這超未來感之大都會的疏離,人群活在狹隘擠擁的空間裡 --- 尤如佛教描述的火宅 --- 卻亳不親近,人人如同陌路。科技當然先進,互聯網把人困在丁方斗室中,虛擬地所謂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但現實上人卻越見疏離。「御宅族」首先在東京出現,是最正常不過的事;之後必然會在香港、柏林、倫敦等高科技城市相繼湧現。年青人只追求燦爛的影像,或娛樂化的浮面文字;活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懶去體會的生命的深刻。文化意識的空洞,必會導至精神虛空。科技及物質文明所帶來便利與幸福,卻以生命性情的陷落為代價。這漸漸形成了一個大潮,一代又一代變本加厲地順滾下去,,深邃的文化與生命學問 --- 特別是中國的學問 --- 可能在未來一百年斷絕。

但人類能活過未來一百年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