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浪漫主義的抗擊戰 ~ 《歐洲的感性邊疆》~ 劉仲敬

 




有些話語,持續經年絮絮唸,譬如「自古以來神聖不可侵犯領土」...甚麼的,似是夢囈,也像催眠。


一個國家,或民族之形成,是極其複雜的演化歷程,首先是「發明」,然後經歷多不勝數的迭變,才逐步建成國家民族。這是動態進行式,主權國土不斷合併變裂,從未停止,也不會停止。沒有所謂的「自古以來」就是甚麼甚麼,這類無限簡化的套語,只是為政治需要而服務的一項發明。

闡述民族形成之學說,最初出現於十九世紀,是謂 ethnogenesis,後來被引入二十世紀人類學中,較普遍被譯作「國家發明學」或「民族發明學」,個人認為「構建」一詞比「發明」好,後者意境較近似從無到有的創作與發生,「構建」則有先構思構想 (動詞),形成結構 (名詞) 然後興建之動態歷程。


民族的形成,可以是被動或主動地發生。主動的民族形成是有意識地構建身份的工程,箇中除涉及政治、經濟、武力的對比和角力,還有很重要的是文化論述,借助民族或種族叙事,作為維護或重新確認集體身份的手段。為達民族與國家建成之目的,構建者會因時制定策略,反覆妥協修訂,利用可以利用的元素,集中陳述,是取捨與抉擇,制定與動員的工程。民族 — 有別於種族 — 是一個政治概念,只要有政治上的動機,任何符合動機的都可以被使用,不符合的都可被排除。有了政治、經濟與軍事力量,便可制定今天常說的「話語權」,越專制,權力越壟斷,話語權也就越會被壟斷。


所有國族與民族國家都經歷過民族構建,有些地方仍在持續發生中。歐洲便是體現國族構建與國家建立的活躍地區,近代不少新國家重新成立,例如上世紀由六族建立統一的南斯拉夫,受蘇聯支配,隨著冷戰結束而崩潰,在巴爾幹半島至今裂成八個國家,包括本在地理上模模糊糊的馬其頓,在南斯拉夫瓦解中建立馬其頓共和國,且於 2019 年全民公投改名「北馬其頓共和國」。


中國旅美作家劉仲敬的「民族發明學」(他使用的名詞) 系列其中之一《歐洲的感性邊疆》,是一部民族構建的敘述,裡面涵蓋了 10 個國家與民族 (當中的普魯士與加泰隆尼亞不是國家)。書名《歐洲的感性邊疆》是甚麼意思呢?「感性」是相對於「理性」而言,這裡說的理性,是指法國大革命之後,法蘭西民族標榜理性主義的那個理性。在拿破崙稱帝之前,巴黎人高舉《人權宣言》和《拿破崙法典》,高喊自由平等博愛,並帶來全新生活與權利習慣 (與歐洲人本來跟隨《聖經》而遵從的權利大不同),號稱把萬惡封建領主侵吞了的自然權利 (人本該生而有之的權利) 奪回來。他們認為《人權宣言》和《拿破崙法典》是理性的傑作,任何人不管是甚麼種族,只要遵重這些普世真理,便是法國人。正如伏爾泰所說,正義的標準,怎可能渡過了一條河或一座山便有所不同?(後來有人說拿破崙稱帝已背叛了革命,令法蘭西共和時代沒能來。但
共和陣營的人則認為始終是他帶來《人權宣言》和《拿破崙法典》,他們選擇性遺忘那個稱帝的暴君,這跟法國以外的歐洲人全然不同)。


拿破崙歐洲大一統格局的主要對立面,是赫爾德時代 (the age of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的浪漫主義。赫爾德是德國哲學家,後半生思想反對法國理性主義,反對理性化哲學,重視文學的自然和生動性,強調民族個別不同之特質,成為浪漫主義「狂飆突進運動」(sturm und drang)  的基礎。這些德意志知識份子看到在「法語文化霸權」的輾壓下,日耳曼方言有被消滅的危險,於是透過民族學、語言學、人類學抗衡法蘭西理性主義,其中德國的格林兄弟,重新挖掘本地方言土語,以很多人認為很土很俗的民歌和童話,用家鄉方言講述,並編寫成故事,成為著名的《格林童話》。試問外來者的論說,又如何能及以鄉土語言寫成的故事來得溫馨親切?他們的策略,是以語言及文化的共感,去構建民族與政治共同體,是一場從民歌中搜尋自己民族魂的認同戰爭。丹麥民族主義和浪漫主義者安徒生撰寫《安徒生童話》,以至芬蘭民族構建家隆洛醫生 (elias lonnort) 熱心蒐集芬蘭民間口傳詩歌,以此基礎編纂成《卡勒瓦拉》神話史詩,俱是浪漫主義抗衡理性主義的經典例子。


民族構建與演化在歷史上從沒停止過,包括於時間與空間上咫尺之遙的當下。

6 則留言:

  1. 中國有超過50個以上的民族。中國共產黨鼓吹民族主義,其實係好戇居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首次發明「中國民族」此概念 (從無到有,確然是發明),後再引申到「中華民族」這個名稱,大講漢滿蒙回藏本為一家。楊度為他搖旗吶喊,謂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共同體」... 云云 (與今日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幾分相似)。

      滿、蒙、回、藏跟漢族根本是不同種族,語言文化宗教全不同,只是在一個面積彊土之內,何以硬被納成「中華民族」了?

      孫中山要驅除韃虜,根本是大漢族主義,成功後,要統戰,又「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了。

      如上文所說,「民族是一個政治概念,只要有政治上的動機,任何符合動機的都可以被使用,不符合的都可被排除」。今日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也是這種貨色?

      (梁啟超發明的「中華民族」,是今日「偉大復興」的濫觴。後來他說「最後的勝利,只怕還是共產黨」,倒是猜對了。)

      刪除
  2. 既得利益者害怕轉變,只想自己千秋萬世,說甚麼幹甚麼都從自己利益出發。
    這本當初有打算買,但最後因為預算有限,買了《槍炮、船艦與筆墨》。不過呢,又因為想儲紅利換書看,於是讀書計劃一直被打斷,最後因為心很累,跑了去看 The Kiss Quotient 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槍炮、船艦與筆墨》寫十八世紀後的憲法演化史。憲法自是源於英國《大憲章》,英王約翰對這跟封建貴族簽訂、限制國王權力的保障協議也是深深不忿,不足三個月便反悔,拒絕承認,並爆發第一次諸侯戰爭;而英國的憲政,也就是在國王與貴族對抗中一路走來,終發展成今日的君主立憲與穩固民主制度。至於在獨立宣言後出現的美國憲法,是首部成文憲法,把君王這頭巨獸鎖進籠子裡,是國家二百多年盛世之基石。

      刪除
  3. 歐洲國家多(民族多),戰禍頻繁,也靠聯婚維持和平,亦出現大量協商來平衡利益。這都是大一統中國,永遠學不懂的技巧。歐洲民族、思想百家爭鳴,但中國自春秋戰國後,都沒需要面對這些問題。我倒想知道,中國學者怎理解這些問題。

    回覆刪除
    回覆
    1. 「皇權打手」、「漢朝王滬寧」董仲舒獨尊儒術,大講君君臣臣,五德終始那一套後,中國人便被套牢了二千多年,思想泛大一統之下,縱五胡十六國等崩裂時代也沒百家爭嗚了(佛、道只能在民間信仰算是主流,政治上從來都是陽儒陰法)。你說得對,中國分裂時期多以兵戎解決,缺乏協商手段,我覺得這主要亦因為「家天下」思想,皇位的繼替是父傳子、同姓相繼或封建世襲型,穩固的血緣家族重於一切使然 (日本天皇制亦然,卻有軍伐不會取天皇而代之的獨特性。反而大名之間聯婚協商則很普遍)。

      中國權力分佈從來是皇權、兵權、相權 (相權最次之),歐洲是王權、兵權、神權。民藝復興後人從神權解放出來,思想上打開百家爭嗚局面。中國則從獨尊儒術到今天一黨專政,思想解放這事兒,也不知要待何時才能脫離黑洞。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