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0

源來如此 ~ 《表裏日本》~ 蔡亦竹
























日本文化,自成一系,異常獨特,也奇特。

譬如,日本人集體性極強,強到一整群年輕軍人會應國家號召,駕駛戰機撞向敵艦。又或者,福島核事變,災民逃難時井然有序;日本人就連逃命,也不要騷擾到別人,因為這是「迷惑行為」,即是給別人帶來麻煩、困擾,那可是作不得之事。集體完全凌駕個體之上,程度令人吃驚。

對這現象之解釋,最多人付諸於「島國說」 —  因為日本是個大島,四面環海,天災也多,一出事,就無處可逃,所以人民為抗災劫,格外團結。

這是一個最典型,也最想當然和最便利的解釋。那麼菲律賓也是島國,天災不比日本少,夏季大型颱風不絕,何以菲律賓人卻不見非常團結、置國家於個人之上?一個文化之形成,必有其因。有主因,亦有副因,可能淵遠流長,也可能新近形成,但不會只一個原因,便成充足理由。

這本《表裏日本》,是在日本取得民族學博士的台灣人蔡亦竹之著作。他在「三一一大地震」後回台避災,眼見天劫中的日本人如常守秩序,看起來比平日更有同理心更自制。在離開日本的飛機上,他突然發現自己對這個住了快十年的國家,原來並不了解,一直從大學裡、書本上得到的認識,只是冰山一角。於是,蔡亦竹以一個日本文化「永遠的初心者」之態度,把所見所學所領會的事象與原理,寫就這本試圖探討日本民族性的書。

《表裏日本》並非坊間常見的日本流行文化現象解讀式著作,而是從日本上古說起,談到日本民族精神之本神道教,與萬身有靈信仰。然後是佛教傳入的奈良時期,當時這個仍是相當原始的國家,以大唐典章制度為藍本,在荒野之中建立起文化首都,豎立國家權威,結束氏族政治。之後的平安時期,以天皇與貴族之所京都為文化發信地,發展出大和國風。「源平合戰」之後,在長達七百多年的武家政權洪流中,國家雖有律令,唯朝廷沒有實權,法律不管用,鐮倉時代便開始培養出日本人精神基礎原素之一的所謂「道理」:只要合道理,戰國時代便可下克上。只要合道理,關東軍就可以發動滿州事變。

這個守法的國家,當要達致目的,可以根本性地破壞法治。在金權橫行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有「裝有計算機的推土機」之稱的田中角榮運用高明權謀,視法規如無物,卻廣受人讚頌,因為他正是個「道理之人」。

這便是源於鐮倉時代,律令制有名無實,幕府大權在握,為確保士族權益,武士們和他們效忠的大家長,建立起上下互相支持的新秩序的時代產物,是武士們奉行的一套「實踐道德」。可能完全不合法,但只要所有人都覺得這樣做很對,應該要這樣,這踐踏法治的人治主義,就合乎「道理」。這種精神,源遠流長,影響至今,正是日本法治為「表」、人治為「裏」此一風氣與現象之解釋  —  當然這可能只是解釋之一  —  源來如此。


12 則留言:

  1. 看了舊版的【沉默】,有興趣想多了解日本的文化呢。可是時間都拿了去看資料,不知何時才可好好地看書。

    回覆刪除
    回覆
    1. 為栗子多寫一個文化源由,作為辛苦看資料後的甜品。

      日本自古崇尚「職人」文化,有喜愛「熟練度」的傳統。江戶時代,幕府為保政權穩定,全面鎖國,抗拒外來之物,也拒絕革新,科技自然發展不起來;這做成一個現象,就是職人在自己專業領域上,把技術提升至極致,往「熟練度」方向發展。到了今天,許多可以由機器取代的工作,日本人仍堅持用傳統方式去做。例如做壽司,講究捏法和魚料跟米飯比例的藝術,千錘百鍊,製作壽司遂成為一種高級技藝,並把此料理推向國際。這便是日本「職人之魂」的文化底蘊。

      「島國論」者會說,因為日本是天災不絕的島國,今日唔知聽日事,所以做甚麼都做到極致,做一件工作,以今日是生命最後一天的態度去完成。這也不無道理,但仍是那句話:文化的形成又豈只一個原因呢!

      刪除
    2. 很欣賞日本的「職人」文化,於香港人什麼都要「快」不同。他們重質不重量,這樣才可以好好欣賞一件物品,一樣食物。

      刪除
    3. 又,文化承傳,中國在一九四九年後,便中斷了。

      (尤幸尚有台灣與香港)

      刪除
  2. 謝謝啊!為保政權全面鎖國並抗拒外來之物,其他地方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個鄰近大國,口說開放,卻至今仍堅拒接受普世價值,也是鎖國之一種。

      刪除
  3. 補充點個人想法:由於日本人相信萬物皆有神、皆為神,所以自然也必然抱持崇敬之心對待之,心中有謙謙之意,發而為外在的行為,日本人會很有禮貌很HUMBLE對待他人...不過,我相信鐘擺理論及物極必反的定律,時刻抱持謙卑心態有違常性,扭曲的狀況會潛伏而內化成一種植端相反的潛在意識,因而有種種極端行為,正如口中自大到不得了的人,內心會有非常自卑的意念。
    當然,上述只是個人空想,未有認真、嚴謹查考、研究。希望將來能見有專著研究。

    回覆刪除
    回覆
    1. 由崇敬而演生的謙遜,結合恪守禮儀與服從長幼與階級尊卑,的確會令人與整個社會長期有一份內馳外張的壓力,形成一種你所說的扭曲。日本許多方面呈現的兩極化,此亦是成因之一吧。

      做一個日本人,其實開心嗎?

      刪除
    2. 相信不開心的日本人的比率較發達經濟體及亞洲其他地區的高,只能這麼說啦。這麼遏抑的社會難有快樂可言。

      刪除
    3. 如果給我選擇,我想做個生長在拉丁國家的人。自由開放,活潑自在,縱是貧窮,也比拘謹與承受巨大生活壓力快樂得多。

      刪除
  4. 回覆
    1. 日文化研究,從來都是令人著迷的課題!希望你也會覺得這書有趣而具啟發性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