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終究是悲觀的。
滅絕,是一切的結局;死亡,是生命的歸宿。萬事萬物,無不在傷逝的歷程中。
凋零無處不在,再繁華的都市,地上一片枯葉,就是生命消逝的呈現。只是,當它沒有被「覺知」,傷逝的「意義」也就不「存在」,遑論視之為一份「美」之體現。
事物本就是單一的,離群而孤獨。事物是邁向毀滅的,不曾完美,充滿破碎;這,是日本美學 wabi-sabi 之本。
wabi-sabi,日文為「侘」、「寂」,意為凄清、孤獨、出世、簡淡,是一種憂鬱的情緒、陰暗的心跡。約十四世紀時,漸次發展成正向的美學價值觀,及至桃山時期,「茶聖」千利休,把它體現為美學形式。
侘.寂,更像是一種美學風,多於體系,因為它沒有實在的結構。即如枯葉,當被觀察者發現並感通,侘.寂之美便呈現,不然,它便歸於寂密,就如無數衰敗的生命,仰臥於大地之上。
美國建築設計師 leonard koren 先後兩冊的《wabi-sabi 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 (兩冊相隔數年,第二冊是《重返 wabi-sabi 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嘗試以文字及多幀作者拍攝的陰翳照片,闡述侘.寂美學。koren不諱言,語言這種工具有其限制,不儘能詮釋 wabi-sabi之真意 (按:即佛學所謂的語言只是施設與方便,唯有本心才能體會萬物之如),但這兩本薄薄的書,的是 wabi-sabi 美學經典。作者說,wabi-sabi 是質樸 (rustic) 的、未經修飾的、純真的。然而當第一冊出版後,卻有很多仿此風、被刻意舊化及破損的時尚用品、服飾、茶具、傢俬應運而生;當然,此非侘.寂,而是根本地與它的美學本蘊背道而馳之舉。
物哀,是日本獨特的觀念,亦是有別於其他美學風格的重要奧秘。北歐設計,簡約明亮,充滿生活光明氣息。日本設計也簡約,但它每蟄伏不知所以然的憂傷。日本茶具,多是粗糙、不規則。禪意盎然的日本庭園,纖巧間總流露一份「弱」的感覺,似是訴說事物雖美卻終將消褪的宇宙觀,此便是 wabi-sabi 精神價值之貫穿:所有事物都不是永存的、不完美的、未完成的。
侘.寂之誕生,是對尋常物件眼光改變的轉生。它的美,存在於虛無、纖細、不覺眼的邊緣,可能轉瞬即逝 — 誠如萬物本身。當感應到事物 — 不管是草屋或華廈 — 由盛而衰的蕭瑟,充滿不可預測與不穩,而覺天地孤寂、萬物枯淡,便是wabi-sabi 的覺悟了。
侘.寂之誕生,是對尋常物件眼光改變的轉生。它的美,存在於虛無、纖細、不覺眼的邊緣,可能轉瞬即逝 — 誠如萬物本身。當感應到事物 — 不管是草屋或華廈 — 由盛而衰的蕭瑟,充滿不可預測與不穩,而覺天地孤寂、萬物枯淡,便是wabi-sabi 的覺悟了。
《布施英利の京都美學散步手帖》講及日本庭園的侘寂之美,去京都旅行時也多少感受到。有些寺院遊人不多,只要付入場費,便可在裡面坐個夠。
回覆刪除看你寫wabi-sabi,我想起黛玉葬花, 可能她也有這種精神吧。(還有,她不熱衷去party,怕散場後的寂寞。真係灰到爆呢~ )
有趣的想法,可以討論一吓。黛玉葬花,孤單,卻帶著「濃艷」色彩。較之於 wabi-sabi,雖然二者皆有頹唐之美,但 wabi-sabi 更隨意,更不起眼;其精神價值,在於主張真理是源於對自然的觀察 (我的奇想是:有點似量子力學哥本哈根詮釋 — 塌縮發生於被觀察時)。於境界而言,wabi-sabi 更淒寂,隱晦,殘缺。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刪除我覺得黛玉份人多情,佢葬花係因為見到啲花而想到自己嘅終局。而wabi-sabi應冇咁强烈嘅情感,同埋冇咁focus落自己度。唔知有冇諗錯。
刪除啊,呢啲嘢各抒己見,沒甚麼標準答案,而我也同意妳的觀點。如果對侘.寂有感覺,去日本會多一份幸福感。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