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不在山巔水涯,而在俗世之中,是淵博宏大的中國文化產物。
中國歷朝,自有其獨特之武學風尚。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軍事革命,主導了二千多年的冷兵器戰爭模式及武術文化發展。唐代民風尚武,多有重節義輕生死的遊俠兒。明代出了一位兵法奇才戚繼光,其武術與戰陣著作影響深遠。晚清霍元甲成立「精武體育會」,主張「強國強種」。民國時期,官方建立「中央國術館」,是中國史上第一個國家級別的體育管理機構,並促成當時之「五虎下江南」事跡。四九年後,鐵幕鎖國,中華民族花果飄零,不少中國武人避赤禍南下,造就了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武林的蓬勃,並締造了興盛的北拳南傳現象。
由《明報周刊》及「中華國術總會」合編的《香港武林》,紀錄了近代本地武術的風貌與脈絡,不啻「香江武林外史」。序言曰:「藉搜集第一手資料的專題報導,結合深入的分析性文章,回顧中國武術作為香港重要文化遺產的面貌,同時探索種種發展過程中香港扮演的種要角色、蛻變及影響。」《香港武林》共七百頁,內容及書體,同樣厚重。
香港是百多年殖民地,生活自由,資訊流通,與世界各地聯繫無礙。中國拳師南來,河北「迷蹤羅漢拳」、「鷹爪翻子門」、山東「太極螳螂拳」等,均在香港薪火相傳。而南北拳各大流派的觀念與技術,亦於此地自由交流薰染,不少南方師傅,吸收了北拳的優點,融攝於本派套路中,並持續改良及發展成新系統,出現武術「南北和」現象;其中由趙式慶撰寫的「林家洪拳」傳人林祖先生的故事,便是一個代表。
故事從林祖的叔父林世榮說起。林世榮,正是粵語片「黃飛鴻系列」裡的「豬肉榮」,亦是黃飛鴻最後的弟子。林祖幼失怙恃,由林世榮一手養大,自幼習武,十八歲隨叔父來港,在中環石板街設館授武為生。二十世紀初的香港社會,普遍並不富裕,即使是一代宗師,亦不會因為「好打得」便其門如市,何況是初出茅廬的林祖?武館苦撐了四五年後,才開始有徒弟,但收少依然微薄,有時連吃飯也要徒弟接濟。
淪陷時期,林祖避走鄉下,戰後回港,搬到灣仔七十二家房客式的「藍屋」,前舖後居,兼營跌打。舖子至今仍保存著昔日面貌,是香港重要的功夫古蹟。
洪拳精華「虎鶴雙形拳」、「工字伏虎拳」及「鐵線拳」自黃飛鴻到林世榮一脈相傳。林祖並沒一味固守本門,而是抱持開放吸收的態度,調整、改革並創新祖傳功夫。例如,他把早期洪拳多用的「橫直」發勁模式 (這可不是《一代宗師》裡所講的「功夫兩個字:一橫一直」),改良成一個較複雜的系統,除直線運動外亦加入閃避騰挪,體勢與技術要求更為細膩,為洪拳之硬橋硬馬,灌注身法更為敏捷靈活的風格,把此南方老拳法,拓向一個嶄新領域。
世上任何固有事物,當一旦成為經典,不容挪移半分時,便會變成抱殘守缺的死物。革新絕不可怕,發揚核心精髓,承先啟後,才會成為生命力不絕的有機體。林祖師傅發揚洪拳的歷程,既是香江歲月的一闕傳奇事,亦是一個至理之闡釋。
世上任何固有事物,當一旦成為經典,不容挪移半分時,便會變成抱殘守缺的死物。革新絕不可怕,發揚核心精髓,承先啟後,才會成為生命力不絕的有機體。林祖師傅發揚洪拳的歷程,既是香江歲月的一闕傳奇事,亦是一個至理之闡釋。
若說到「黃飛鴻」的電影,我認為絕對以徐克拍的第一集最為經典,不單捧紅了李連杰,且影片本身拍得甚有氣勢,很有大師級風範。
回覆刪除無可置疑,徐克的黃飛鴻系列頭兩集都是傑作。然而有一個問題,《香港武林》亦有探討,就是片中李連杰所打的功夫,並不是黃飛鴻的洪拳,甚至不是南拳,而是北方長拳及四九年後的「新武術」!
刪除真實的黃飛鴻,核心武藝是三套徒手拳法:「虎鶴雙形拳」、「工字伏虎拳」、「鐵線拳」,屬洪拳系統 (雖然流派有別)。但徐克攝影機下的黃飛鴻,卻完全脫離了洪拳的技術,就連其「招牌動作」也由典型的洪家「指手穿橋」,變為北方常見的「外塔手」。
至於拍電影該保留原來的武學神髓?抑或打造一個煥然一新的形象亦無不可?即見人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