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10

站錯邊還是靠邊站? ~《站錯邊 --- 抗爭的抉擇政治學》~ 馬家輝





頗鍾意《站錯邊》這名字 (還好它不是叫作者曾考慮過的《吊吊 fing》)。

沒「站了一邊」 --- 選定一種想法,篤信,企硬,實行,便不可能「站錯邊」。作者說:「即使最後發現站錯了邊,亦算對得住自己。」這話的第一層意思是,「最後自己企硬的一邊證實失敗,但因為堅持了原則,一以貫之,所以對得住自己。」亦可推深一層地闡釋為「總算對得自己住,因為畢竟曾為某一原則堅持過;雖然後來這原則已改變了。」世情複雜難測,一時堅守的信念,他日可能完全拋卻,甚至背道而馳。這可被譏為搖風擺柳,逐水桃花;也可被譽為覺今是而昨非,浪子回頭金不換。難為世情定錯對,也難為正邪定分界,是以世人常道:做人難。
既然難,很多人於是選擇了「無立場」這個立場:從開始便不挑一邊,做條牆頭草。每件事皆抱「你啱,佢亦無錯」、「世事嘅嘢好難講,睇你點睇」的犬儒態度。永不站一邊,便永不會站錯邊,毋用害怕在二元對立裡押錯注,弄得輕則灰頭土臉,重則磨成粉末,不得超生。

在真實世界中,二元對立只是表面情態,當代主流學術理論俱認定二元對立是過時學說;兩個抗衡陣營,譬如美國的自由派與新保守主義、台灣的族群撕裂藍綠兩黨、香港的泛民與建制派,俱為超越二元對立而成統一而矛盾的深層利害互動博弈關係,並隨環境更迭與時移世易而錯綜變化。而表面價值觀接近的陣營,亦多不會構成絕對統一戰線。例如反高鐵與五區公投,兩個運動的光譜裡都有反對以至鼓吹消滅功能組別的主張,然而顯然地反高鐵者不一定支持五區公投,反之亦然;縱有相同敵人,亦不一定有相同的大原則。世情複雜如此,選邊而站,豈不甚危?

既然世上無絕對二元對立,那亦豈不表示立場企硬與作牆頭草也非二元對立?二者亦無所謂對與不對?原來最有效的戰略,是「有利於企硬時便企硬」,「有利於風派時便當風派」,這樣才能獲致最大利益。

那末便要繼續發問?活在世上,利益重要,還是價值重要?就如馬家輝在本書〈幸好有他們 --- 抗爭的意志與立場〉一章裡說:「只重價格,不重價值,終令價格與價值赤裸裸地對抗相爭」。一個只重價格、利潤與利益,在國家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大前提下一切價值都要靠邊站的社會 --- 例如今天的中國,是不是值得嚮往的國度?當強大的國家機器認定經濟高速增長須以自由人權之消亡為代價時,牆壁與雞蛋,你會站在那一邊?是要靠邊站?抑或寧可站錯邊,願為狂狷,不作鄉愿?

1 則留言:

  1. 常跟朋友討論一個問題,當價值觀跟大環境有異時,是否自己有錯? 我很喜歡這個例子:當一個人進入滿街喪屍的城市時,究竟是人有問題?還是喪屍有問題?誰對?誰錯? 在這個大社會裡持守信念,確實不易。 很欣賞"Rorschach"這個漫畫人物,他的格言是"never compromise".
    [版主回覆02/11/2010 01:28:00]堅持理念的反面可以是剛愎自用,故須時加 「反省」,從一個距離回望自己,而後擇善固執,一往無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