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9

in the name of rock n roll







奮戰不懈,全力追尋,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堅定相信有天會達到目標,實踐價值;這份堅持,就是信念。

堅持信念,迎向前方,與戰友同行,路途便不孤獨。如果戰友是位不世出的天才,路會行得更易。

但世事總帶著幾分無常的悲苦;突如其來的驟變,天地一夜換了顏色。身旁的伙伴,獨自奔向無邊無際的遠方,令在世的人靈魂受重擊,失了心,離了神。於是不禁動搖:昔日的理想,仍值得堅持麼?

十多年來,黃貫中已反覆談過他的感受,這個人,話不算多,要說的,都說了。真正的音樂人,更喜歡以歌聲琴聲,訴說心底話。後家駒時代,黃貫中漸變得更沉厚,也更「憤怒」 --- 那是對現實的嘶叫?還是對上天的咆哮?抑或是對無從掌握的命運之抗爭?他從沒意圖去分清楚,只是感到兇猛的烈火,漸提煉質化為厚燙的熔岩,緩緩蠕動,凝聚成一座蓄勢待發永不沉睡的火山。

顛覆現狀,是搖滾樂的天職。在高度商業操作的娛樂機器中,任何改變遊戲規則的舉措,只能寸進,遑論顛覆;妥協的,乖乖成為建制一部份,不參加派對的,便到獨立音樂圈子去,接受無人認識的殘酷事實。本地單調乏味的主流音樂圈,是搖滾樂的墳場,只有紅與黑,沒有樂與怒。俾面派對,乜哥乜哥,在人慾橫流的場所,是俊男美女與人際關係的經營區域。黃家駒的名言:「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一語戮破虛幻,透出了真象。

要在窒息的娛樂醬缸裡發聲,無論有沒有堅定信念支持,都艱苦。這是一場九門皆閉、無可突圍的困獸鬥。黃貫中,以氣馭劍,欲飛還歛,沒再大呼憤怒、高喊理想,只沉穩地向前挺進,用行動與歲月證明,對音樂創作一以貫之的態度。於這個人而言,音樂,是宗教。在信仰的國度,無所謂付出多與少、合理不合理,只能渾然忘卻所有,一往無前,在天空之下,唱出最真實的歌聲。一切一切,all in the name of rock n roll!


7 則留言:

  1. 家駒:生日快樂!!
    Paul Wong的故事寫得好好......
    [版主回覆06/10/2009 23:42:00]
    thx very much.
     
    遙祝家駒生日快樂。我永遠沒法忘記他。

    回覆刪除
  2. 很喜歡Beyond!!  現在的娛樂圈好像比以前更恐怖。
    [版主回覆06/10/2009 23:45:00]這是個只有 cloned figure 而沒有 star 的年代。

    回覆刪除
  3.  黃家駒﹐ 生日快樂 ﹗在遙遠的國度﹐ 您一定會幸福
    [版主回覆06/11/2009 00:25:00]他的人生,是戰鬥的詩篇。
     
    今天,他的聲音已灑遍神州大地。
     
    家駒,仍在戰,不留餘地,不捨不棄。

    回覆刪除
  4. 以前替他們填詞的向葵,不知怎樣了?
    有次與他同在atv一社會性節目,談得很投機,還交換了電話----call 機年代。
    這幾年,黃耀明加入了"十個救火的少年"中失去那堆。
    [版主回覆06/13/2009 00:18:00]correct me if I’m wrong ,妳說的填詞人名 “ 因葵 ” ,近年好像消失了。
     
    幾年前的達明一派 「為人民服務」音樂會,完全是 黃耀明 + 人山人海 feature 劉以達。中段達哥一人臺上獨唱 「 晚節不保 」 ,情境真悲傷。
     

    回覆刪除
  5. Sloppy Joe12/6/09 22:56

    廿多年的堅持,香港少有。 Beyond,家駒,阿 Paul,已經是香港其中的一個 icon。
    [版主回覆06/13/2009 00:22:00]你說得很對。 beyond 、 家駒 、 阿 paul ,都是香港的品牌 、一個時代的 icon 。
     
    凡是一以貫之,堅持理念且以行動證明的人,都值得敬佩 --- 起碼我自己便做不到。

    回覆刪除
  6. 今晚座中霍然記起,是"因葵"。thank you to correct me。
    腦老人也散漫,往事往人如水中握沙。
    [版主回覆06/13/2009 01:30:00]劉卓輝替 beyond 填了不少歌 ( 因葵倒替 「 太極 」 填了不少 ) , 「誰伴我闖蕩」可謂箇中代表作,家駒的滄桑演繹,無人可比。
     
    mark 姐詩詞倒背如流,腦子仍鋒利得很呢!

    回覆刪除
  7. 這十年,詩詞/佳句亦如流水中握沙,散去四成。本來,它們是我的心音和心景,常不自覺地"自說自話"(也沒思量何以故),不容易與人分享,除非天時地利人和碰到你這樣(是因為看林尚義)-----是blog之異數/驚喜。
    它們徃往在獨處、獨行時跳出來,好像配樂;因此,作者和上下句都仿彿不重要,時常張冠李戴、又張李互聯,甚或得一獨句而曾熟悉的抓破頭皮.......頗不適宜與人分享;若查了書再講,已失天時矣。  因此,每隔幾年,就要從頭翻翻,也是部分而巳,近年又發現是白翻,故陋依然。
    所以,我沒聽歌的習慣/文化。既提到rock n roll,也對印像深刻者附和下。順便以疏淺的聽歌經驗來凑興:七十年代初,我曾把全集woodstock和"萬世巨星"聽至可背八九;beatles和joan baez熟有三四成.......特別為不忘六四的同志們點唱joan baez 的 "joe hill" ,這在我至愛歌中排列冠亞。共勉之。(定要留意歌詞)
    [版主回覆06/13/2009 19:00:00]學校與家人沒教,我是自中學始自己背誦詩詞的。猶記得中一二時,有次無意讀見辛棄疾的 《青玉案》,整個人竟振動起來,當時對內容不是似懂非懂,而是根本不懂,枉論賞識,只是覺得它有莫可名狀之美,很喜歡,從此閑來便背誦詩詞,直至今天,仍是如此。
     
    始終 我覺得,詩與詞,必須背,這些笨功夫,必須下。背熟了,某時某刻,失驚無神之際它便會湧出來,與你共通共感。 heaven, is moment !詩句不但有生命,且會一路演化,每個年齡,每個階段,以至每一刻,它給你的感受一直在變迭,這也許便叫作人生境界吧。後來翻了些西洋文學理論,學了個名詞 “semanalyze” --- 「 解析符號學 」 ,是謂文學創作或賞析時,有一種生生不息的變化在其中。這些理論妳大概很熟吧。
     
    今天香港都沒人說詩談詞了,寫這些東西直是 dirty job ,居然遇到妳在看,亦異數也。
     
    Joan baez 我也挺喜歡, ”joe hill” 很好啊,謝謝; “blowin’ in the wind” 她亦唱得出色。 《胡士托音樂會》藍光碟即將推出,妳該收藏一套。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