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成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這是《人間詞話》裡最廣為人談論的觀念。王國維以三首宋詞裡面的句子,道出三層境界:
第一境: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 晏殊
第二境: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 柳永
第三境: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 辛棄疾
甚麼是「大學問、大事業」呢?葉嘉瑩從王國維年輕時求學講起。晚清中國,西風東漸;王國維曾跟一位日本教授,學習康德與叔本華的哲學。叔本華認為,人生就是「意志」(will) 之體現,最高的人生,是超越自身的情欲和願望之過程。一般人追求的,是個人一己之目的,求利益、求名聲、求權力,爭取到這些,便有幸福感。然而王國維所說的最高智慧人生價值,並不是主觀與現實裡的得失,而是客觀存在之真理,那是人生宇宙之意義和價值,這才是他說的「大學問」追求境界。
第一境,來自晏殊《蝶戀花》。這首詞,可不是寫甚麼大志向大學問,而是閨中女子的思念。她登上高樓,期盼想見的人能在遠方出現;然而王國維卻於此看出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本來窗前的樹葉很茂密,望不見遠方的路,秋風把黃葉吹落,於是可以望遠。西風凋碧樹,本就有蒼涼之意,這裡象徵遠離繁雜人群與炫惑聲色,把遮蔽的都抹去,而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獨上,立志追求真理,必然是孤獨的。前方,是無邊的天涯。
第二境,來自柳永《蝶戀花》。柳永寫的,是對一個女子的愛念,為她相思,為她憔悴。王國維於此又看出一境。如果第一境是立志,第二境便是堅持。一往無前,始終不悔。我們無論追求的是甚麼,最容易發生的,就是在過程中倒下來,可能遭遇挫折、可能毅力缺缺、可能忘卻初衷。所以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這個「伊」,自然是指要無悔追逐的大學問之境了。
第三境,來自辛棄疾《青玉案》。此詞寫的,是元宵。「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名句,在花千樹般華彩熱鬧的燈節裡,尋尋覓覓,驀然發現,佳人原來就在燈火冷落的一角。求大學問亦然,一路走來,一刻俄而有悟,原來追求了半輩子的東西,得到了。葉嘉瑩從一個內在修養的角度解說,這是真正在內心之中達到了一種自足的、自我實現的境界。就如人本主義哲學家 abraham maslow 所說的 self-actualization, 是於位人生價值金字塔頂端的意義。
三段詞,本無一寫求學問,王國維卻有那個靈感與才氣,自裡面鉤出三重境界,締說一個歷程。王國維所追求是真理,也許我們並沒那個大志向,但放低一點看,人各有志,目標也不一定有大小之分。愛因斯坦要以「統一場論」終結宇宙之謎,是大事業;而我們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在自身的宇宙裡,也是大事業啊。當仰觀星辰,躬身自問,鎖定了志向,勢要追逐一個目標時,便成了一個事業,以至一己之宗教,前面是一個求道的歷程。問題是,我們有沒有立下大志呢?就如基督教的「決志」,大乘佛教的「菩提願」,一志既決,義無反顧,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中文何曾美麗, 現在的呢? 強國用語入侵, 看得我雙眼發疼
回覆刪除"干!别忽悠,爷们的汉语最牛B!"
刪除(使唔使滴眼藥水?)
我未讀過晏殊的《蝶戀花》。「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很有意境。
回覆刪除講起志向,我又有點迷失。不知自己在追求什麼。我只是知道自己享受做什麼,但卻沒有目標。當我想學什麼/讀什麼的時候,立時會想究竟讀來有沒有用。總怕自己儲不到錢。
衣帶漸寬終不悔,也不一定是為了甚麼家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志向,是很個人的事,自己覺得有意思,就夠了。這個志向,可以只是一份「興趣」,哪管它是彈結他、做烏克蘭菜、研究貝殼.....重要的是,當望盡天涯路,便勢要做到一點成績 (甚至成就) 出來,否則絕不罷休。而那成績/成就之標準,也是由自己來定義,最好不要太高或太低,不達目標,勢不罷休,遇佛殺佛,就如北方拳法「翻子拳」一樣 — 打死不回頭!也不要考慮學/玩這一門東西「有沒有用」,覺得有趣,就是最好的理由,享受它,對你來說,就是最有用。
刪除達標前,絕對不要半途而廢。過程裡,有一刻,你會發現,那個人,就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