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4

永遠謳歌思考 ~《沉思錄》~ 馬可.奧理略原著 梁文道導讀





因為溫家寶晚晚讀,《沉思錄》(the meditations)於是紅了起來。

一本古羅馬皇帝撰寫的哲學書,在廿一世紀的中國被追捧,結果是大部份人都讀不完,甚至翻兩翻便束之高閣。評語多是此書類似名人箴言集,或高級版《心靈雞湯》。後來,人們好像明白了,這是皇帝的沉思錄,對象自然是國家領導人,難怪溫家寶、克林頓都愛讀,普通平民百姓,自是莫名其妙,難以契入了。

其實,《沉思錄》不是寫給別人,而是給自己看的。古羅馬皇帝馬可.奧理略,在安東尼奧皇朝歷百年盛世後,開始面對一個紛亂的時代。奧理略儼然哲學家,脫去紫色的皇袍,換上哲學家傳統服裝羊毛粗袍,心念若止,退入寧定的思考領域,寫下一些句子,天天如是,週而復始,反覆思維,並在日常生活 --- 就皇帝而言,管治國家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 實踐所想。然後把所想再想,修繕之,融思索與執行於一體,這個細水長流的生活方案,如祈禱,若禪定,就是沉思。

文藝復興時期,有學者以為《沉思錄》極具歷史價值,豈知它只是皇帝的思考紀錄,便任它放諸一旁。直至浪漫主義時期,《沉思錄》那些嚴肅而細密的文句之價值,才被從新發現出來。

臺灣 net and books出版的「經典 3.0」系列, 介紹了《沉思錄》。這系列書籍除美輪美奐的包裝與插圖外,最核心部份便是導讀 --- 講者精要介紹,讀者把握概要,然後(如有興趣)在確當認知基礎上,再進攻原作。「經典 3.0」已出版了二十多冊,整體而言,此系列書籍所選的導讀者都是相當稱職的。《沉思錄》由梁文道介紹,他分析了此著作之幾個要點。

其一,就是剛才說的,道出奧理略的沉思方式與一般嘉言錄之關鍵分別。其二,《沉思錄》的思想底子是斯多噶學派,要理解奧理略的想法,必須明白斯多噶派的倫理生活指導教條部份,對此梁文道作出了介紹。其三,at the end of the day,《沉思錄》的本質到底是甚麼?梁文道付予的定義是:它其實是一種修行工具,一種修煉方式,用英文來說是 spiritual exercise,即是一種人格修養的參照方式,任何人都能依此法門以實踐,反思內省,以提升自己,無論你是總理、總統,抑或一介草民,俱可奉行,並無差異。





原著:

《沉思錄》~ 何懷宏譯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的這個譯本,文字簡潔,暢達兼備,並能呈現原作的清朗之美。






伸延閱讀:

《羅馬人的故事XI --- 結局的開始》

愛德華.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自是公認的羅馬史經典,卻非羅馬帝國全史。個人更喜歡日本史學作家鹽野七生女士的《羅馬人的故事》系列。她居於羅馬,92年開始以15年時間,每年一冊寫成共15卷之《羅馬人的故事》,從羅馬城之形成,一直到帝國滅亡,單是這毅力已令人敬佩。在《結局的開始》便可讀到奧理略與其壞蛋兒子 commodus之事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