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31
中歐紀行 (III) ~ 莫札特的幽靈
在薩爾斯堡舊城尋覓幽靈,卻找到了它:戒靈!
世上,只有一個莫札特。
世上曾有貝多芬、巴克、馬勒、華格納、海頓、李斯特,但只得一個莫札特。
莫札特可能是世上最多人認識的一個名字,是天才的總象徵,幾乎沒有人從來沒聽過他的樂句 --- 那是最能觸動凡夫俗子心靈的曲調。
2011/05/28
中歐紀行 (II) ~ 布拉格之春
布拉格舊城區的提恩教堂,抓住全球蜂擁而至遊客的眼球。
歐洲大陸諸國,千百年來,不斷分裂;最近一次大型事件,是二戰後美英與蘇聯兩幫大佬講數,最後大筆一劃,裂成自由與共產兩大陣營。直至 89年「蘇東波」,柏林圍牆倒下,才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融回一個整體。
凡經鐵幕統治的國家,必定五癆七傷。共產政權瓦解後,東歐各國提著蹣跚腳步,向前挺進,轉眼已是二十年。
2011/05/26
中歐紀行 (I) ~ 贊美與恐懼
布拉格的聖維塔歌德式大教堂(st. vitus’s cathedral),歷時近700年才建成。
往中歐瀏覽了十來天。
蔡瀾曾在遊記裡說,他最討厭歐洲的大教堂,因為那是基督教霸權的展現。
他說得當然對。然而宗教的巨大力量,卻也締造出超凡的藝術,人類透過繪畫、音樂、詩歌、文學、雕刻、建築來歌頌上帝的偉大,把歐洲溶鑄成一個龐大的藝術寶庫。
2011/05/25
斷腸詩 ~《鷓鴣天 》~ 姜白石
佛說:恕憎會,求不得,傷別離。
別離是苦。各在天一涯,會面安可知。
兩情相悅,卻種種原因而要分離,戀,會演變成苦戀。這時,愛會被放大,就如買東西,發現沽清的一刻,心頭好會因得不到,而被升格為珍寶。
只有英國皇室大婚那一天,才有愛情童話。現實世界裡,悲.喜.離.棄,總是哀傷的多,快樂的少。
2011/05/06
滴水入海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elizabeth gilbert
人在生活中,有時會突然不知怎地,萬分迷惘。
這迷惘,或有因或無因;忽覺前路濛濛一片,茫茫然不知所以。
人在此際,自救無力,便會企圖尋覓一根救命稻草,望能抓緊,然後由衪帶領,走出荒野。
來自紐約的小莉 (elizabeth gilbert),迷惘源於婚姻。突然,她不想住在這大房子裡。不想生孩子。不想再待在婚姻之中。
她自詡渾蛋,深入婚姻,卻又決定放棄。痛苦中,她開始祈禱。神,就是她的救命稻草。
黑暗之中,她不斷哭泣,渴求回應。然後,她如願以償,一把聲音說:小莉,回床上去。
她嘆了口氣,明白了:奢求一個一勞永逸的建議方案,那只是懶人與迷失者的痴心妄想。那天晚上,唯一可做的,便是回到床上,因為此刻她最須要的,其實是好好休息,而不是沒命地把自己迫向死角。
2011/05/04
永遠謳歌思考 ~《沉思錄》~ 馬可.奧理略原著 梁文道導讀
因為溫家寶晚晚讀,《沉思錄》(the meditations)於是紅了起來。
一本古羅馬皇帝撰寫的哲學書,在廿一世紀的中國被追捧,結果是大部份人都讀不完,甚至翻兩翻便束之高閣。評語多是此書類似名人箴言集,或高級版《心靈雞湯》。後來,人們好像明白了,這是皇帝的沉思錄,對象自然是國家領導人,難怪溫家寶、克林頓都愛讀,普通平民百姓,自是莫名其妙,難以契入了。
其實,《沉思錄》不是寫給別人,而是給自己看的。古羅馬皇帝馬可.奧理略,在安東尼奧皇朝歷百年盛世後,開始面對一個紛亂的時代。奧理略儼然哲學家,脫去紫色的皇袍,換上哲學家傳統服裝羊毛粗袍,心念若止,退入寧定的思考領域,寫下一些句子,天天如是,週而復始,反覆思維,並在日常生活 --- 就皇帝而言,管治國家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 實踐所想。然後把所想再想,修繕之,融思索與執行於一體,這個細水長流的生活方案,如祈禱,若禪定,就是沉思。
2011/05/02
天敵 ~《宿命》~ 東野圭吾
有樣東西,叫天敵。
天敵有時是存在於自然界關係中,生而有之;金剋木,水剋火,無從改變。
天敵,也有生於心中,滋長而成。
18世紀維也納,皇帝私人音樂老師兼宮廷作曲家莎萊利 (antonio salieri),正值人生春風得意之際,遇上不世出的天才莫札特,一股妒忌之火燃燒起來,令靈魂深陷痛苦牢獄之中。這個莫札特,儼如地獄來客,是莎萊利一手妄構出來的天敵。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