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

紙鶴 ~《守護天使的失格》

 



怕老,又怕死,是人生的矛盾。老來安逸,還好,老來悲苦,就是地獄。


這個地獄,不只是老人自己,也可以扯進家人,與自己一同飽受煎熬與虐待。人老了,可能病痛纏身,也可能失智。極端的狀況,心理與生理都會失控,可以喜怒無常,脾氣無端爆發。家庭如果沒有能力聘請專業看護,就只能靠自己竭力照顧。既要上班,承受工作和經濟壓力,回到家中,也不是避風港,而是無間地獄,經年累月周而復始,渾身解數照顧老人家;與其說是照顧,不如說是博鬥。博鬥一天已累死,天天如此,當然心力交瘁。這是一場不知道終點在那裡的戰爭,雖然沒有亦不能宣之於口,但心底是不是渴望終點可以早些到來,越早越好?


日本電影《守護天使的失格》,以照顧重病老人為主軸,從一個「殺人護理員」的故事切入。在長野縣發生了一宗命案,一間叫「八賀」的上門護理中心的經理,和長期患病的獨居長者,一同被發現伏屍屋內,案件交由長澤正美飾演的檢控官大友秀美負責。老人死者生前,由松山研一飾演的護理員斯波宗典悉心照料。大友發現,這位護理員案發當晚曾出現於現場附近,搜查下去,發現他竟牽涉近年多達四十二名老人的自然死亡。這部不是推理電影,斯波很快便直認殺人,並從自己的一段往事,帶出與檢察官的道德倫理辯論。


《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經典小說,日文「失格」,即失去資格;《守護天使的失格》即喪失當守護天使的資格。天使的形象,是美善,充滿愛心。斯波是連環殺人屠夫?抑或是送痛苦的老人家一程、讓他們與家人一起解脫的善心天使?


斯波向大友道出他的過去。父親一身把他養大,父子兩相依為命,感情很好。父親老來患上老人癡呆,大部份時間不知道自己是誰,像副沒有回憶與靈魂的驅殼。很多時行為失控,橫掃家裡的雜物。斯波要同時上班賺錢和照顧老爸,壓力早已爆標。有次父親潑了水杯裡的水,斯波大力掌摑他,老人家大哭起來,兩個人都已越過臨界,徹底崩潰。


(我不喜歡說甚麼劇透,但以下內容涉及電影裡的辯論,觸及這部作品的精髓,未看電影的話自行決定要不要看下去)


斯波向政府申請救濟,但得不到任何支援。他向大友說,這個社會存在一些深坑,要是掉了下去,別奢望可以輕易爬上來。他在深坑裡跪著,還要托起家人。妳看得輕鬆,說得容易,因為妳是活在安全地帶的人。


斯波苦苦支撐,已瀕於絕望。有一天,老爸睡在床上,於清醒的片刻,對兒子口齒不清地吐著心底話:他深感自己越來越糊塗,自己已不再是自己,甚麼事都記不起,很痛苦。他覺得受夠了,趁著尚能認得兒子時,求他送自己一程。他想保留著做人的尊嚴死去,死得像個人。


活在大痛苦之中,老爸提出這樣的要求,那刻的斯波是墮進萬丈深坑,還看到一線透著光的出口?接受這樣的懇求,是大智大仁大勇?抑或是不仁不義不孝的逆子?


老爸之後,斯波再幹了四十二票。他說這是lost care。這也是電影日文原名「ロストケア」,是片假名,意思指「失控的照顧」。他說自己是伸出援手,拯救生命。大友駁斥說,他沒有權切斷死者與家人的牽絆。斯波回應,lost care是在無可奈何的束縛中,得到解脫的唯一手段。


日本刑法規定有多種暴力罪行可被判處死刑,當然包括連環殺人。斯波沒有否認控罪,知道等待自己的是絞刑。檢察官說,無論是所謂的救贖,抑或是為了尊嚴,一切都必須是在活著的基礎之上,而你只是把一切都拋棄了放棄了,以偏執錯誤的正義進行謀殺,要知道作為第三者沒有權力決定別人的生死。兇手認為不是所有的殺人都是惡行,他的殺人是善行;何以個人的殺人可以有善有惡,國家的所謂依法殺人,就必定是正義?兇手與檢察官,是在進行一場生命價值的哲學性辯論。


《守護天使的失格》探討的是大命題。人得了絕症,在某些國家可以尋求安樂死  —  當然這所費不菲,人要有能人道地結束自己生命的權利,才有真正尊嚴和自由。電影裡的人物和處境,比絕症更激烈,身邊的人都被扯進無邊痛苦中。影片裡有兩個角色,側寫映照著殺人事件;第一個是一位被殺老人家的中年女兒,她自己也帶著年幼女兒,母親死後生活輕鬆了,一切都輕鬆了,生命也有了裕餘去追求第二段婚姻和幸福。第二個角色,正是檢察官大友本人。她父母早已異離,母親早知有朝年紀大了要人照顧,不想麻煩到女兒,年輕時存了錢,老來自己去比較優渥的養老院生活,現在也開始得了早期老人癡呆症。父親與大友二十年沒見面,死前曾試圖聯絡她,但她卻基於一種奇怪的意氣與任性,沒有回覆,最後父親獨個兒死在家中,兩個月後才被發現。大友為何不接母親回家一同生活?為甚麼逃避父親最後的聯繫?她這樣向助理告白,我覺得說得非常深刻:人不是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問題,是想看見和不想看見的問題。


影片裡幾度出現,於日本寓意祝福和願望達成的紙鶴。斯波父親右手殘障,最初單手只能接到紙飛機。在送父親一程後,斯波在枕邊發現父親終於獨力摺成的紙鶴,紙背寫著:有你在,我覺得很幸福,謝謝你能成為我的兒子。


父親對要求結束自己生命的兒子,由衷地表達了幸福和感謝。


松田研一與長澤正美,在影片裡有兩段長長的對話,都演得極好。還有演斯波父親的安藤櫻家公柄本明,更是精湛和爐火純青。


這是一部力發千鈞之作,很沉重,也很真實。畢竟,我們有一天,都可能成為戲裡面的子女,或是那個希望可以被送走的人。


12 則留言:

  1. 回覆
    1. 其實這個題材,可以講得很老套。而本片的對白,能夠壓縮而有張力地將整個倫理辯論呈現出來,令人感覺到那份沉重。如果劇本不夠好,演員再好也是徒然。

      刪除
  2. 人到40,眼見越來越多同齡的舊相識相繼中風或因病離世,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感觸,中風那位本身是我很討厭的一個人,但心底裏還是默默替他的家人感到惋惜。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很多人,尤在青壯之年,身體卻像個糟老頭,這當然跟生活習慣有關。至於你很討厭的一個人,就即如在我眼中也有不少混蛋,這些人出了甚麼事,我當然不會對他的家人有任何惋惜之意。你的心地比我好很多呢。

      刪除
  3. 電影很真實地表達了照顧者的辛苦。而現在越來越多人表示不想老來受病痛折磨,希望有安樂死,所以看這套戲時應會有共鳴。但在現實中,要安樂死卻很難。(也可選擇放棄無效治療,但在到達這個階段前,可能已受了很多苦。) 而且就算合法,也應該會經歷不少心理掙扎,以及面對親人的挽留。
    總之,這是個沈重又真實的題材。

    回覆刪除
    回覆
    1. 剛送別了好友,不能承受同類題材。這齣好戲要等遲些才能看。

      刪除
    2. @芝, 當年賓仔想安樂死,所謂的老好人老董卻到醫院叫他活下去;你又不是人家,受苦的又不是你,來一堆爛鼓勵幹甚?在今日這地方,安樂死只能施於動物,到真有需要時,我會為他們作決定,這樣才是真正的愛鍚,硬要拖下去,自私的是主人,受苦的卻是他們。從動物權利上,便更能映照出這部電影帶出的人類的權利局限性。

      刪除
    3. @栗妹, 看書看電影都要看心情的,順意而行便最好。可能到有天覺得想看,之前的經歷沉澱後,影片帶來的感受也許更深呢。

      刪除
    4. 我不知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沉澱,有時走在熟悉的街頭便會想起以前的種種,好唏噓。

      刪除
    5. @inanna 個個都叫斌仔加油,仲封佢做生命鬥士,佢果陣好激氣。佢係被動做鬥士的。其實佢係想要個選擇權,佢覺得點解有手有腳嘅人可以自殺,但佢就冇呢個權利。

      刪除
    6. 我上司有親戚久病自殺,佢好傷心同內疚。(個病係長期痛症,唔死得人但又好辛苦,本身佢表現堅強,大家都以為佢okay。冇諗到佢下定決心走......)

      刪除
    7. 對,應該是斌仔,謝更正。

      人,要有能結束自己生命,尊嚴地離開的權利和自由;但這世界到今日仍未進展到這個階段。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