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禪之美
西洋古典哲學有說「真」、「善」、「美」。真,是 real,reality 背後有個終極的 reason,窮本溯源,這是科學精神。善,是 freedom of will,生命裡的每刻,都是自由意志之抉擇,這是神學與道德哲學之範疇。
美,是 taste。這個品味,除了物質層面外,也是行為與心靈底美,不容易詮釋。哲學大師牟宗三說,唸哲學,不要一開始就讀美學,那是無志氣。美學,殊不易以系統闡述之。
當然,美學其實系統煌煌,康德大著作《判斷力之批判》二部之一《美學的判斷力之批判》講美與崇高,便是體系式論述之極致。
然而,美與善一樣,俱是時刻可於生活裡體驗的,是真實的,親切的。
電影《日日是好日》,主角典子學茶之初,不明白何以要不斷重覆泡茶的每個步驟;然而在學習與試練的過程裡,技藝越發熟練,泡茶動作越發自然,及至意隨心發,渾然忘我,一份嫻熟之美也漸次流露。
就如練功夫打套路一樣,起初招式記不熟,尤在背誦階段,動態與招式皆生硬。打多了,套路已儲存於身體之中,硬而後柔,柔而後鬆,鬆而後沉,招式自然展露,演練時渾然忘我;有道「拳打千遍,身法自然」,這時才可步進美之門檻。
泡茶亦然。施茶者,一切動作皆自然而然,不多不少,如如地 (as such) 施茶,可謂美矣。
技藝之外,美,更是心靈之境。
人,初入世途,見山是山。之後進入社會,在俗世裡廝混,壓力與心事隨身,有時吃著一口飯,腦中想著的儘是其他事,連那口飯是甚麼味道都不知道,這時「見山不是山」。及至有天,歷劫紅塵,離開煩俗社會 — 可以是歸隱田園,也可以是仍身在俗世中,但心境已超脫出來 — 人生境界已翻上一層,吃一口飯,喝一口茶,都啖出味道。這是精神上的辯證式轉進,這時「見山還是山」,也就是陶潛的悠然見南山了。
接受美學 (receptional aesthetic) 有說,閱讀一個文本,作者對某個表述可能有雙重意思,或象徵意義,受眾可能明白,也可能只閱讀到表面的意思。然而,作品一經表達,其實已脫離了作者的控制,讀者自由無拘束般接收、理解與想像,不須按作者原來的意圖。而讀者對作品的體會,在不同時空,不同的人生階段,也可能出現截然不同之轉變。
不同的環境、心情,以至生活裡不同階段喝茶,可能會喝出不同滋味。茶席上,正心誠意,充沛而飽滿,很好。煩囂鬧市,冷冬小巷,遊戲三昧之際,於灑脫一切時的觸處機中,一口喝下去,也很好。這就是我感受裡的茶禪之美矣。
我今年主力想讀關於茶的書,但結果不上不下。倒是很高興找到《茶金》這本小說,故事寫的世界讓我又愛又怕。
回覆刪除台灣公視想發展大河劇,但其實這是一種過時的產物,看看日本nhk便知。今天才搞大河劇,等如開始投資紙媒般奇怪。而公視之新作《斯卡羅》,亦拍得悶出個鳥來,相當失敗...講咁多,係想話《茶金》大河劇11月會上,有興趣可看看 :)
刪除幸好《斯卡羅》我直接pass :P
刪除《茶金》的小說不錯,劇要看倒是有點煩。
inanna 可有看《國際橋牌社》?應該不錯?
之前《斯卡羅》在台灣自家經營的"taiwanplus" youtube channel播出,且是 4k quality.
刪除《國際橋牌社》首季播出時看了三兩集,感覺是手法與畫面都很舊,便沒再看下去;後來應是越來越好吧 (余杰時常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