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8

燃燒的海洋 ~《海洋帝國》~ roger crowley

























東羅馬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堡變成伊斯坦堡,穆斯林繼續向西挺進。

歐洲四分五裂,基督教國家各有盤算,就像今日香港的民主派,從不能團結一致,對抗敵基督。鄂圖曼帝國則統一在蘇丹的大權下,穆罕默德二世自詡為羅馬帝國繼承人,決心要實現「一個帝國、一個信仰、一個君主」。他的龐大艦隊就似他的野心,繼續擴張。1453 年後的一個世紀,激烈而混亂的鬥爭在地中海連環上演。


遠古之前,一次地殼變動,本來連接的西歐與北非,出現了一個缺口,大西洋的海水從直布羅陀湧入,形成地中海。這個面積達二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是個變異莫測的世界。風暴會無端降臨,把船隻吞掉。在中世紀歐洲,這裡海盜多如牛毛;在一些島嶼沿岸,基督徒居民白天在海邊幹活,遇上驟然而至的海盜,便從始消失於人間。他們會被運往伊斯蘭世界國家,成為奴隸,再遭輾轉販賣,渡過悲慘一生。

十六世紀,歐洲聞土耳其人而色變。鄂圖曼士兵強壯勇武,對真主與皇帝絕對忠誠。他們人數眾多,動員能力驚人,戰船先進,生產快速。1521 年,鄂圖曼皇帝蘇萊曼向西方世界送來一份宣戰書,闡明帝國將進攻羅得島。去年秋季,他的軍隊攻克貝爾格勒,即是說,伊斯蘭的利劍將從海陸兩路,指向歐洲。

土耳其人稱地中海為「白海」,鄂圖曼首都正是挺立於黑海與白海之間。義大利阿平寧半島把地中海分成東西兩大陣營。東端靠近敘利亞的島嶼是賽浦路斯,它是威尼斯的殖民地。羅得島在賽浦路斯與克里特島之間,基督教的醫院騎士團在島上建堡為王,在伊斯蘭世界的邊緣進行海盜活動。對羅馬教廷來說,羅得島象徵意義巨大,它是抵抗異教徒的外層前線。當東部島嶼一個個落入土耳其人手中,羅得島就是海上邊疆的重要一環。歷位蘇丹皆視此島為眼中刺,穆罕默德二世曾派軍征伐,卻被擋於島上的堅固堡壘外。1512年,騎士團這群海賊王劫了共十八艘開往伊斯坦堡的糧船,蘇萊曼怒火中燒,決心要粉碎這個巢穴。伊斯坦堡開始集結大軍,裝備艦隊。騎士團則在島上清理壕溝,修築堡壘。白海東面的攻防大戰,如箭在弦。

「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一的《海洋帝國》,闡述了東西兩大勢力於地中海對抗的三場關鍵戰役:羅得島攻防戰、馬爾他大圍攻、勒班陀遭遇戰。鄂圖曼決心要統治地中海,然後佔領歐洲,把異教徒臣服於真主腳下,成為黑白二海之王。如果基督世界輸掉地中海,土耳其大軍便會自西西里北上,消滅羅馬教廷。而陸路上哈布斯堡王朝能否在維也納擋住鄂圖曼的西進之路,尤是未知之數。

這是大時代霸者的較量。蘇萊曼的對手,是其貌不揚卻雄才大略的西班牙君主查里五世,以及於勒班陀海戰前五年即位的教宗庇護五世 (pius V)。新教宗生活簡樸,不諳政治,卻有保衛天主教的不滅之志,堅決反對基督新教與穆斯林,充滿十字軍精神。他決心完成多位前任教宗未竟之大業  —   整合四分五裂的西歐各國,建立基督教神聖聯盟,共同對抗異教徒。

波光粼粼的白海,將被鮮血染得通紅。在上帝與真主的宿命對抗中,海洋將在火藥混和血腥的氣味中滾燙燃燒!



18 則留言:

  1. 好吸引的書!
    早幾天去逛書店,想買一本關於美洲的書來讀(另對一本關於二戰前夕的書也感心動),但看了半天,最後帶回家的是陳浩基的新書。
    然後今天去圖書館,很豪氣地借了四本散文/短篇小說(但明明公司忙到不可開交)。

    回覆刪除
    回覆
    1. 陳浩基是香港的驕傲,他和董啟章、陳某等是少數幾位能在平面媒體衝出香港的創作人。

      昨天看了《帝一之國》。本地的政客只有初中政治水平,看了這部,應可升番一個呢。

      刪除
  2. 逛書店,見到有本童書叫《啊哈!圖解影響世界的21場戰爭》,韓國作者寫的,讓小孩子從戰爭認識世界歷史。作者希望孩子能透過了解戰爭的面目,進而終生追求和平。但人類很難學懂,因為一涉及利益,便會去打、去搶。

    回覆刪除
    回覆
    1. 近幾世紀以來,暴力事件其實以驚人的速率下降,我們剛經歷了由暴力而導至死亡比率最低的幾十年,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殺人案比率,自中世紀以來下跌了近 99%。君權大幅被削,在絕大部分國家已形同虛設。法律、文明、道德在演化,同情心、同理心、自制這些第二天性抬頭,博奕論令統治者理解以暴易暴一己亦要付出龐大代價,因此不敢隨便發動戰爭 (最近北韓事件便是一例)。人類沒有像幾百年前愚昧;唯願像兩大宗教般的互相仇殺,最終會徹底消失。

      刪除
    2. 那也是, 比較起來已少了很多。 原來殺人率已下跌了99%這麼多!

      刪除
  3. Bookstores in HK is still popular? In NYC due to high rent, limited space and Amazon, most bookstores are gone. You look for books online. I kind a prefer it that way. I buy but not shop ^^

    回覆刪除
    回覆
    1. 香港還好,大型連鎖書店與好些二樓書屋仍在經營,情況比美東可能好一點吧。

      刪除
  4. 剛在書店見到三冊實體書,翻了一會,很吸引,不過最終帶了另外兩本回家。藥與盜才是我的最愛 :p

    回覆刪除
    回覆
    1. 藥與盜是何典?抑或在不久將來的書癡如栗裡,再自行發現?

      刪除
    2. 其實是兩本書,《藥物獵人》和《天才搶匪盜數計時》。
      唉,這一浪要忙到九月底,有時間看書看電影(因為唔睇會死)但未必有時候寫呢。
      仍然有點心動,想將三冊書買回家中細看。

      刪除
    3. 想想年底的台東之行,便工作起來也增添動力吧;且還要想想帶甚麼書伴這太平洋海岸之旅喲。

      刪除
    4. 我開始擔心這兩個星期可能捱不過去,見不到年底......
      不過無論工作多要命,書還是得繼續讀,所以明天會開始讀這本。:)

      刪除
    5. 對應「死在工作𥚃」的有效策略,就是「活在書本中」。

      幹爸爹喲!

      刪除
  5. 最近入手 Lars Brownworth 的諾曼風雲三部曲,沒想到「維京」二字竟意外地吸引到我。

    逛電子書店時認識了 Steve Cavanagh 這個名字,一見是愛爾蘭作家就心思思想看。找了他的 Thirteen 來試讀,好看再入他的 Eddie Flynn 系列。

    在這亂世,沒有甚麼比讀心愛的書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從蠻族到王族,諾曼人豈僅是一介武夫?征服英格蘭後建立王朝,創立典章制度,建築與音樂屢有創發,對歐洲文化影響無遠弗屆,這三部曲應是非常有趣之作。steve cavanagh 之前不曉,愛爾蘭作家行文可別有一番風味?開卷有益,祝亂世中閱讀愉快,覓得平靜喜樂!

      刪除
    2. 故事確實吸引,可惜譯文不順,一邊讀一邊報錯,嗚呼~
      Steve Cavanagh 只看了一點,不過頭開得很不錯,那句「兇手在陪審團中」也十分吸引。

      刪除
    3. 台譯一般都是不錯的,妳一邊讀一邊報錯,當然也是職業病使然,就當是練習,閱讀與練功雙重得益呢 :)

      刪除
    4. 圖書館借來的書不能報錯。望著那個錯有點想發脾氣 :P
      貓頭鷹的書在做推廣,《人權的條件》和《瘋癲文明史》都很鍾意。不過想先清清之前買下的書,希望年底前可以開到來讀。(眼闊肚窄栗~)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