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6

拉撒路的輓歌


















david bowie 與 alan rickman 先後逝世,2016 年迎來一個黑色開始。

bowie「突然死亡」,震動全球。他把肝癌病情訊息掩藏得很密實,人們只知他有心臟病  —  當然也是嚴重疾病,但不是生命倒數型的絕症;如果換了如 steve jobs 般,人們對其死亡有「合理預期」,便不會若他死訊傳出時引起的爆炸性驚愕。尤其當新碟"blackstar"面世時,他尤在 facebook 發佈笑容燦爛照片,倍令死訊滿佈衝突性。

這星期,人人都在看 bowie 兩支新 mv 'blackstar'及'lazarus',如果他沒猝逝,你會以為他只是在'lazarus'裡飾演一位將死的病人,豈知原來 bowie 是身演,一曲'I can’t give everything away'更是一闕斷腸的離歌。

bowie 一生在不同階段信過不同宗教,後半生則坦言自己是無神論者。'blackstar'影像滿佈神秘教義色彩,這首 artistic, exqusite 作品,因為主角的離世而更添奧秘。我在上週末聽這唱片,bowie 逝世後,再聽'blackstar',感覺是多麼的迥然不同。當明明白白知道他是在祭出自己的輓歌,一份虛空、迥異,甚至不寒而慄的感覺,縈迴不散。

聽歌以來,這是第二次的相若體驗,對上一次已是多年前,聽樂隊 joy division 專輯"closer"裡一首滿是傷逝無力感之歌'the eternal';年僅 23 歲的樂隊歌手 ian curtis 灌錄唱片後未幾便上吊自殺 (唱片在他死後才發行),當年曾有本地音樂雜誌以「死亡派」來形容 joy division,果真如此,他便是以行動引證這風格。

這個行動,未免太壯烈。

'blackstar'不同的是,第一次聽時歌者尚在人間,再聽時他卻已身在永恆的漆黑之中,兩遍聆聽之間串流了一段進入幽冥之旅。儒家不說死、生,而說幽、明,生命就是從幽入明,再由明入幽的歷程。此刻的我,敲著鍵盤,活生生,四周明晃晃;有一天,我會進入幽冥,那一天,可以是任何一天、可以是下一刻;死亡,本就如影隨形,形軀必終毀滅,唯有死神永生。

最近讀完 shelly kagan 的"death" (中譯《令人著迷的生與死》),作者條分理析,對二元論與靈魂不滅等概念闡述得理性而慎密 ( bowie 是在我讀到本書談及「死亡的本質」一章期間離去);那邏輯推演般的反覆分析,卻跟我對 bowie 之死的感覺卻毫不相干。也許對於死亡,我們只能付之於詩歌。漢代樂府詩《蒿里曲》唱:「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當有天步上死亡之旅,又踏楊花過謝橋,我們可會
不知身在何方?

佛說,不可說;飄然而逝,不復存於陽間,這感覺,實是難以言詮。

真正震撼人心的藝術,是把一己生命真實投入作品世界的藝術。杜甫與辛棄疾的詩詞震動人心,因為他們以自己的生命與經歷譜入作品中,文字裡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的真實人生,故動人至深。然而當創作人以死亡為概念,卻不會真如 ian cutris 般以死亡為作業,幽幽赴黃泉。


死亡能想像,不能以實踐為試煉。

生死難決。恐懼死亡,因為我們對它不知,也不可知。這是一片我們必須前往,卻沒有曾經探索的先行者回來告訴我們那邊風景的領域。bowie 的'lazarus',取材《聖經》新約裡的"lazarus of bethany",講述 lazarus 的病危、死亡與復活,他自墳墓裡重生,手腳尤纏著裹屍布。是 bowie 預示自己將復活嗎?已火化了的他,ashes to ashes,如何自墓穴裡重現於我們眼前呢?

人皆盼望摯愛的人會是拉撒路,但死神敲門時,我們只能一往無前,奔向那顆永恆的黑色之星。



28 則留言:

  1. 雖然不算長壽, 但一生精彩, 都算不枉此生呀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生命不在乎長短,就算一百歲,亦只一瞬。

      bowie 一生不斷創新思維、潮流與風格,直到最後一刻,仍在造著最尖端的東西。他一生精彩,也令這世界更精彩。

      刪除
  2. 如果David Bowie從未响世上出現過,好多七十年代打後既bands都未必會出現,一張咭夠碌幾十年,我哋都係Bowie既債仔.

    回覆刪除
    回覆
    1. 麥當娜在音樂會上說,bowie 對她影響很大,讓她知道 it’s ok to be different.

      沒有 david bowie,glam rock, art rock, electric rock, experimental ambient, syn pop 的風貌可能會不一樣。他不斷創新、顛覆,不為甚麼,這就是他的基因。在生命終結時,仍能創造出一個厲害的 music and performance creative campaign。

      佢真係一個好狠勁揪嘅人!

      題外話:bowie 身後本地口水戰爆發,有些資深樂迷鬧其他偽寶兒粉 (睇過紅 van 就話自己係樂迷...之類)。我的看法是,如果真有偽粉絲,因為這次而真對 david bowie 發生興趣,從而發掘他的東西,甚至因此而多接觸 rock music,總是好事 (可能,我也進階為「包容能」鳥)。

      刪除
    2. 陳果呢次抽水真係抽得好肉酸!唔係fan唔緊, 唔該唔好扮囉.

      其實唔識David Bowie唔緊要,正如你所講,如果因為佢既離世而令人對佢的音樂發生興趣係好事來的, 佢最紅既時候我都未出世啦,我都係九十年代初先真正開始聽David Bowie.

      刪除
    3. 咁又係,人家 ben stiller 都冇出嚟抽水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ZlhD0Oeto

      刪除
    4. 我以為你想講Zoolander添 :P

      刪除
    5. 佢高智過戲裡面嗰班傻b男模多多聲 :D

      刪除
    6. 今晚有個新傻b叫小豬 XD

      刪除
    7. 佢嘅人生都有成就嘅:facbook 跌 like 幅度與速度同創建力士紀錄。

      刪除
    8. 大衛寶兒呢個名我由細聽到大,但對佢認識唔深,冇諗過佢會突然間走咗。仲要啱啱出完碟就走,以感覺更加突然。我一直知道什麼是Glam Rock,但冇去研究。宜家諗返,果個年代真係好精彩。聽返啲舊歌,有一種好熟識嘅感覺浮出黎。不過我細個時都只係識聽四大天王同李克勤,到我識得鍾意Beyond同達明一派時,又要經歷前者拆夥(而後者已經拆咗夥)。如果早十幾廿年出世就好。(話時話,我睇返中學嘅紀念冊,原來果陣已經有同學鍾意Radiohead,覺得佢好厲害。我好遲先接觸外國音樂,仲要出黎工作時先搵到同好。)

      刪除
    9. 「此刻的我,敲著鍵盤,活生生,四周明晃晃;有一天,我會進入幽冥,那一天,可以是任何一天、可以是下一刻;死亡,本就如影隨形,形軀必終毀滅,唯有死神永生。」
      --我都有時會咁諗。行樓梯時會諗如果「叉」錯腳,可能會碌落去,係咁大,果下會好驚。但真係冇人會知自己幾時死。但人一定要假設自己未有耐死,先可以如常過活。

      刪除
    10. 個人應為,david bowie 在音樂上有三段顛峰:"ziggy stardust"、柏林時期、"blackstar".

      講多次:佢真係一個好狠勁揪嘅人!

      刪除
    11. 「世間事本無憑,但唯卻無憑二字」。量子力學/佛學都已告訴了我們:人世間變動不居,緣起性空。anything can happen to anyone at anytime.「叉」錯腳會死,揸揸吓車俾舊石頭砸中再穿透擋風玻璃,也會死。

      so,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過自己最愜意的人生,比甚麼都重要。

      2016, 新工作一切順利!

      刪除
    12. 如果嗰陣妳個同學仔已經叫 radiohead 做電台司令,就更厲害!

      刪除
    13. glenn frey passed away.

      what a year!

      刪除
    14. 宜家天堂夠哂腳搞Glastonbury咯.

      刪除
    15. 妳咁講,真係唔 plug 呢隻都唔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Ur5cFqqxw

      週六才為 freddy 吶喊歡呼,想不到才三日,卻又試傳來噩耗。唉...

      刪除
    16. Genn Frey六十七年歲,和Bowie只差兩歲。只不過係一月,就發生咁多事。

      刪除
    17. 突然諗起Iggy Pop,上網一查,喜見佢在生。我唔熟佢,但知道有佢(睇完elvet Goldmine時查過下)。Youtube有段佢響七十年代表演嘅片,有人留言話佢果時"looks days away from death" (因為吸毒?),但估唔到佢仲在生。

      刪除
    18. bowie 七十年代在柏林時造了幾張好厲害的唱片,吸收了德國 krautrock 的冷峻電音,與音樂巨匠 brain eno、robert fripp 及 tony visconti 等 (bowie 生命裡的壓卷作 "blackstar"仍是 visconti 監製) 合力泡製了"low"及"heroes"兩張對後世影響至鉅的專輯(瑞士灌錄,柏林混音),並協力iggy pop 創作了"the idiot"、"lust for life"兩張經典唱片,帶來'the passenger'及'lust of life'兩首 iggy 招牌歌。

      當時 bowie 與 iggy pop 皆陷身毒品泥沼,柏林時期是一次低谷裡的超拔,亦為搖擺音樂打開一片嶄新領域。

      刪除
    19. Woohooooo! Radiohead will play in Open Air St. Gallen this summer!!!!

      刪除
    20. 今次輪到妳去拜見電台司令嘞!

      刪除
  3. 點一首妳應很熟悉也可能是鍾意的 glam rock 歌團 t.rex 歌曲。有興趣的話,可再多發掘搖滾樂的世界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6WZu8IAZg

    p.s. 今日資訊爆炸,要想認識以前的音樂和歌曲,垂手可得;所以不一定是要「早十幾廿年出世就好」哩。說來,吾輩這批見證互聯網改變世界的一代,真要比上一代幸運得多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啊,是《二十世紀少年》,都幾鍾意。:D
      有個奇怪問題,就係以前啲人唱歌會跟住個音黎唱,但後來啲人唱歌有時有啲音會專登唔跟音唱,可能變咗讀個字黎,唔知係幾時開始有人咁做嘅呢。
      我覺得「早十幾廿年出世」先感受到果種氣氛。可以睇住rock誕生喎,可以跟住啲外國流行歌手試唔同造型喎(後生仔女先會咁玩)。
      講返Bowie,我只聽過他最hit的作品,最喜歡Heroes。睇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時俾呢首歌電親。最近上youtube搵佢啲歌黎聽,每一首歌都有人留言悼念佢,厲害!

      刪除
    2. 唔掙在播埋呢隻, bowie + 雌雄同體 glam rock 組合 placebo 的「二十世紀少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2MAFVgxlEQ

      玩音樂、唱歌,可以好 free form,improvised,冇須太拘泥。

      就算早多十幾廿年出世,都唔會睇到 rock music 誕生。搖滾樂幾時誕生呢?無絕對嚴謹定義。有人說是始自 elvis 的一曲'that’s alright';其實爵士樂 swing、bop、cool jazz 已種下搖滾因子 ... 一講,又說來話長了。

      'heroes'講一對東德年輕男女攀過圍牆時,被軍警射殺 — "we could be heroes, just for one day" 我一生人裡有三兩次把心一橫,想做些所謂的轟烈之舉時 (小至在一個 business meeting 裡毅然隻身 walk out,真係芝麻綠豆得很),腦際都會響起這歌。我這等平凡蟻人當然跟英雄完全沾不上邊,not even for one day.

      真正的英雄,也有倒下來的時候。此際他已化身一只阿特蘭蒂斯的藍鳥,完全自由了!

      刪除
  4. 他的那首剎那天地,至今依然震撼著我的心靈。

    回覆刪除
    回覆
    1. bowie 稍稍地走了,精彩一生,不過剎那。

      這歌九七年推出,十六年,亦剎那;此地,已換了人間。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