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7

智人不智 ~《人類大歷史》(二) ~ 哈拉瑞























當務農取代採摘和狩獵,人類便進入安居樂業新紀元。

真是這樣嗎?

農耕使生活穩定,人類毋用再天天奔波,尋覓新鮮蔬果,追捕大小野獸。但穩定並不意味質素提升,新時代並沒帶來更輕鬆生活,而是比採摘狩獵者更辛苦、負擔更沉重,還要面對疾病肆虐、旱災、兒童夭折率飆升等問題;而且,人類比以前更不自由。

這一切,源於約一萬年前發生的農業革命。


植物與動物,開始被人類馴化,然而成功的例子卻是非常少。經歷了約六千年,被馴化的動物不過十來種,也就是山羊、馬、駱駝....等,其他絕大部份的動物例如斑馬,便始終野性難馴。植物數量則更少,那就是今天人類的主要食糧:小麥、大麥、稻米、小米、玉米、馬鈴薯。到了西元前 3,500 年,主要一波馴化潮便結束了,此情況迄今未變。

農業帶來穩定,食物總量增加,人卻沒因此而變得養尊處優,悠然自在,相反地農民比採集者更辛苦,飲食更糟糕。而人口爆炸,令飢餓的威脅如影隨形,即使今年是個豐年,明年歉收的陰影也揮之不去。

農民離不開農村,不啻自製監獄。而人類與人類、人類與獸類的聚居生活,亦使這監獄成為傳染病溫床。告別流浪生涯後,女性可每年生孩子,卻也須時時到田裡幫忙,兒童吃母乳的比率下降了,只能以粥代替,並要跟越來越多的兄弟姊妹共享,這造成免役力下降,兒童死亡率亦一路飆升,至少三分一的人類無法長至二十歲。

由於增加了對單一食物來源的依賴,旱災威脅成了具大陰影,積殼防饑的糧倉,則成了盜賊之目標。穩定的秩序,卻衍生了種種不安的心情。

似乎農業革命並沒帶來更美好的生活,但到了這個階段,人類已不能回到過去。大幅增長的人口,不再可能由逐水果與野獸而居的方式養活,採集生涯已成永久過去式,這是一場沒有回頭路的革命,當「取得成果」時,己是深陷陷阱之中,無法自拔。

這是智人的明智,抑或不智?



2 則留言:

  1. 我記得小說《狼圖騰》也有講及農耕生活的弊處。
    我覺得採摘和狩獵浪漫得多~
    剛開始讀李偉才的《資本的衝動》,但昨日卻將之漏了在公司。放長假而正在看的書不在身邊,很是無奈!幸好我在一腳踏兩船,同時在看王良和的《女馬人與城堡》,唯有先看這本。
    祝你羊年順境,讀好書,看好戲,賞美景,吃美食,享受每一天!

    回覆刪除
    回覆
    1. 讀書,濫交又何妨。

      祝妳乙未年心想事成,再次傲遊天下。也順祝羊年香港人不做羊牯,唔好俾 689 老昆!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