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0

書戰七月天


書展七月,靚模括起了狂瘋。

「臉上泛著微熱,髮上結著紅蝴蝶,正是那段往事,我思憶中的七月。」茫茫思憶中,新近的事,如褪色烤貝,越見清淡;古老的,卻磨之不去,歷歷如新。時間在溜,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回憶像鐵道般漫長。七月,空氣裡裹住一團濡濕,在記憶與現實以外,裹縮在卷軸裡,陷身文字的迷陣,於閱讀中,找到時間停頓的第四空間;原來這便是所謂的:活於當下。

於熾烈的氣候裡,七月,讀過了這些書:




《吃羅宋餐的日子》~ 鄧小宇

鄧小宇是八十年代潮流戰將,時代 icon《號外》團隊的中堅份子,風靡都市愛慾女性小說《穿 kenzo 的女人》的原男身作者。劉天蘭說鄧小宇雖過著海派的生活,卻進退有時。能尊重生活方式,方能過得優雅。讀《吃羅宋餐的日子》讓人回眸那段殖民地時代的品味八卦生活;怎樣才算精裝、譎緻、通俗而不庸俗 --- 那是一段有星的歲月、沒有靚模的日子。





《緣來佛教》~ 魏承思

佛學書,浩瀚如海。在《妙法蓮花經》與坊間《當佛陀也要繳信用卡債》之類的所謂佛學書之間,要找到精準並易於理解的入門書,不容易。多年前《西藏生死書》風靡一時,但宗教味重,義理不夠強,不如讀《近乎佛教徒》。這本新書《緣來佛教》,是近年所見最恰到好處的佛學啟蒙書 --- 正信,清淺,入世,義理明晰,並闡述實踐之道。佛門廣大,閱讀本書,你已叩開了大門。





《多難登臨錄 --- 金融危機與中國前景》~ 張五常

恆指奔越二萬,金融危機過去了嗎?一場海嘯,淹沒了多少大師的鴻圖偉論,一套套看似無隙可尋的堅實經濟理論,在海嘯的大洪流中俱化造象牙塔裡的泡沫。其實一個經濟學者,能經歷這場世紀風暴,合該很慶幸。張五常大師繼續以芝加哥學派的入世觀看海嘯,其中〈救金融之災有三派之別〉一文,闡述宏觀派、貨幣派、價格理論派對金融困境應對的套路,值得一讀。






《知道》上、下冊~ 揚州講壇名家精粹

《知道》之“道”,乃道家之道;這是一列文化講場紀錄。由星雲法師商定的宏揚中國文化講壇,08年假揚州舉行,一時冠蓋滿江南:余光中、林清玄、易中天、二月河、余秋雨、于丹、孫立群、孟憲實、錢文忠等中台重量級文人演講紀實,內客涉及文、史、思、哲。其中余光中之《詩與音樂》是妙品,值得細讀。常言道:道可道,非常道。於一眾學人之道裡,也許會發現可道之道。



3 則留言:

  1. 歷史狂徒5/8/09 17:30

    《吃羅宋餐的日子》~ 鄧小宇一書,我的blog友楊二蚊曾經介紹過,不妨去看看。 講真,我的網誌,最喜歡你、楊二蚊和JM的回應,因為你們每篇的回應,為我的BLOG文帶來不少靈感,這是真的。
    [版主回覆08/05/2009 17:45:00]狂徒老兄與楊二蚊都愛追逐那流金歲月,整構段落,重塑回憶。從一個距離回放事物,使之衍生出一份陌生感,締造回憶的美學,令人不禁神往: those were the days.
     
    很難得啊!
     

    回覆刪除
  2. 歷史狂徒5/8/09 17:36

    其實,成個書展,睇o靚模之餘,都可以有好多發現的。 另一個blog友wuyan,又係為我帶來好多靈感的。
    [版主回覆08/05/2009 17:52:00]你說得很對。
     
    生活與生命,無處不是發現;只是現在的香港人,身心只顧四大件事:睇 tvb 劇集 、打麻雀、唱 k 、炒股票;成日追求健康,結果是腦袋殘障,活得像一具乾枯的行屍。
     
    是以在下的理想是:早日逃離這個社會。冇眼睇。

    回覆刪除
  3. 歷史狂徒5/8/09 17:54

    其實,大家寫這些網誌,都係令大家知道,70年-80年代的香港,是一個豐盛的年代,為我們這群土生土長香港人,重拾集體回憶。
    [版主回覆08/05/2009 18:06:00]香港已進入後現代社會中期第一階段,人與人,漸生疏離。年青人語言表達能力開始嚴重出現問題。
     
    進入 21 世紀,豐盛的是超市貨架,不是生活。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