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讀影超速寫
《影》
"black box diaries"《黑箱日誌》
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自編自導的紀錄片,拍攝一己之經歷。2015年,她被已故總理安倍晉三的御用記者山口敬之,強行帶到酒店房間性侵。詩織循法律討回公道,卻不得要領,逮捕令緊急煞停、檢察方不起訴,所有門都關上。詩織本身是時事記者,便利用自己最擅長的專業,深入查訪,拍出這部闡述自身經歷與案件過程的紀錄片《黑箱日誌》。
她把微型錄音裝置,藏在身體各處地方,收集每一句證詞。在權力的重壓下,詩織以司法挑戰為經,輿論曝光為緯,除要為自己取回公道,也要在司法的黑箱體系𥚃,企圖打破一片窗。
山口反守為攻,控告要她作出巨額賠償。一個廿來歲女子頂住所有壓力,挑戰黑箱系統內深不見底權力之同時,也有對他施以援手的人,包括原本準備逮捕山口時,突然被警視廳上級要求停止行動的刑警,和當晚在酒店外,目擊山口強行把她扯出計程車的酒店門童(詩織與門童對話的一幕好動人)。聲援的還有不同的個人、團體與國際傳媒,是民間與公權力的對抗。
整個事件持續八年,足以把任何人的身心拖垮。這當然不是一個我們所能認識的日本,而這種自力救濟,也只能發生在有成熟公民社會的地方。

《還魂》 "bring her back"
philippou兄弟繼廣獲好評、在A24電影grossing 厲害到排第2的"talk to me"後,"bring her back"挾2025上半年最佳恐怖片聲勢而來。當然仍然是低成本製作,但已請來了"the shape of water"的sally hawkins助陣,檔次顯然已提升了不少。
這部second coming雖然橋段易猜(15分鐘左右便大致猜到整件事的走向和結局),但我覺得成績平均要比"talk to me"好,前作始終太多「硬嚇」鏡頭,今次兩兄妹與怪女人在大屋困獸鬥,還有一個造型可怕到不行的魔童,一路經營出繃緊氣氛,是進步的表現,全片當然亦不乏at your face式的血淋淋嘔心畫面。《還魂》被譽為上半年最佳恐怖片,是有一定的含金量,不似"longlegs"被吹捧為10年來最恐怖電影,其實只是高明的宣傳伎倆。
無論如何philippou兄弟一定是up and coming的名字。
我對弱視女孩sora wong很有好感,14歲,第一次演戲,透著少女的純樸與善良。這角色很令人心痛。

"F1"
比所有人都慢了一圈才終於看了。當年看"top gun: maverick",覺得 jo kosinski 真是個天才,把一部商業娛樂大製作呈現到近乎完美。maverick 主角capt. pete是重視紀律的教官,而原來"F1"的sonny才是真正的離群馬,注定要進入世代之爭,old school,cowboy ,叛逆而狂野,桀傲不馴,特立獨行(所以車隊董事說他把punk rock star元素注入品牌);卻又很有策略,以致謀略。在高度講求服從指令和紀律的科學競賽團隊𥚃,衝擊既有體系,於秒秒必爭的高速賽道上,更以抗命把反叛推向白熱化。角色的構造,比capt. pete立體得多。
他兩次回答別人問關於錢的問題,俱是說做這件事不是為錢。別人於是問他哪是為了甚麼?他總是笑而不答。
sonny是為再次證明自己、為接受新挑戰、為要完成失落的夢想,在那𥚃跌倒那𥚃受傷,就要在那𥚃站起來;而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要做自己最擅長也最喜歡的事情。
這個問題,等於就是問:人,為甚麼要活着?
p.s. "F1"寫sonny和後輩的爭逐;另一部超好看的F1電影"rush",則是寫兩個宿敵niki lauda和james hunt的故事,真人真事搬上銀幕,把雙雄對決,惺惺相惜而敵友難分的關係,寫到骨子裡去!

《荒境狂途》 "untamed"
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超過三千平方公里(是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離島加起來的三倍),𥚃面有自己的社區、學校網、自成巨大天地。
林木深深深幾許?探員kyle六年前兒子被虜劫,遭壞蛋殺死,從此跌進深淵,被兒子的幽靈所困,肉身、內心、回憶皆充滿陰影,陷身於這片遼闊的黑暗森林,無法自拔。
故事由一位在公園內懸崖飛墮而下的女生lucy之死開始,kyle鍥而不捨追尋真相,牽扯出森林內一個製毒販毒網絡,偵查過程中,逐步揭示lucy的童年如何令她混亂迷失。劇集裡的一個死人lucy 和兩個活人——痛苦得肝腸寸斷的kyle與妻子jill,俱經歷著支離破碎的人生。
eric bana飾演的kyle心不見底,無力自黑洞脫出,無法放下。他那副終日如黑霧繚繞的臭臉,圓滑度是零的待人處事方式,叫人避之則吉的性格,本該極為討厭,然而這角色卻散發一種獨特魅力與吸引力,叫人越看越有癮頭——現實𥚃與這種人共事則絕不過癮——引領劇情一路迎向最後的大轉折。劇集名叫"untamed",kyle這個宗旨堅定不移,行事不會轉彎抹角,懶理世人目光,抓住一個目標幹到底的男人,果然真正散發不可馴服的氣質呢!

在netflix同步看著三套日本動畫,全部漫畫改編,我都沒看過原著,俱在不知劇情如何發展下追劇。
三套風格截然不同,都挺可觀。第一套是《章魚嗶的原罪》,超出色,可能是近十年來最黑暗影集——不僅是動畫。故事透過幾個兒童主角,展現人類的原始野蠻,是毫無顧忌的躁動,赤裸的暴力。情節有可怕家暴、兒童自殺、他殺、埋屍,各式禁忌以可愛動畫風呈現,締造噩夢般的恐怖。劇集裡的小孩因為尚未育成大人的算計與機心,其無拘束、無自覺令人不寒而慄。
第二套是《光逝去的夏天》,BL +寄生獸的設定。這是一套整體非常電影向的高水平製作,從奇特的敘事到剪接、聲效、光影構圖,拼構成一個現實與異度結界相互交織的迥異世界觀,非常獨特,復有一份貼拼美學的意味。我喜歡兩個男生於斗室既親密又疏離的羈絆,含蓄、纏繞、不太露骨但又時有奇怪想像;在夏日、汗珠、蟬嗚的氛圍裡,透著一份冷靜的思潮。
第三套是相對易入口的《薰香花朵凛然綻放》,青春純愛物語背後的舞台,是日本學校的階級歧視和對立,儼然「羅密歐與茱麗葉高校純愛版」。在輕巧的情節間,隱然透出褪不掉化不開的日本階級壓力,例如橫渡青春之海還要諸多考慮大家何時要說敬語。保守的體制、同儕群體的壓力在兩個主角之間形成難以逾越的鴻溝,畫面賞心悅目又舉輕若重,原來薰香花朵要凛然綻放可不是隨心所欲呢!
《讀》

《在邵逸夫身邊的那些年》 蔡瀾
蔡生這本書,首先吸引的是封面,很有七十年代插畫味道,蘇美璐畫得真是好,她現居於跟她一樣是姓蘇的蘇格蘭。
在當今AI特效橫行的製作年代,看蔡生娓娓道來那些年的光映世界,有着一個美學距離的情懷,端是萬分美好。
顧名思義,這本書是寫邵逸夫——蔡生叫他六先生,從書寫他而折射出一個電影銀河世界𥚃的種種事蹟、個個人物。蔡生以他清淺的文字,舉重若輕,任運自如,把當年每件影事道來,如遊戲三昧,往往幾句話便勾勒出一個圖像,芥子納須彌,儼如一闋光映浮世繪。
六先生當然是一代梟雄。這個人務實到可怕,有一章寫李翰祥,他曾背叛過六先生,破壞與邵氏的合約,到台灣拍戲和六先生打對台。之後重回邵氏,六先生不但大氣度重新接納,還花錢如流水把一個又一個《傾國傾城》、《灜台泣血》的清宮佈景搭建出來(不禁想起高陽的《慈禧全傳》)。蔡生問他,李翰祥背叛你還把他找回來,那不是違背原則嗎?六先生說:「我才有原則,我的原則,就是沒有原則。」
一物治一物,糯米治木蝨。這書除了寫邵逸夫,也寫他身邊的女人方逸華,一點一滴地道出這個女子精細得可怕的心眼,看完之後簡直覺得蔡生和她有不共戴天之仇。
可能每個皇帝,都有一個貴妃在背後,所不同者此妃是所謂的邪或正而已。全書寫到最尾是這樣的:「最後一次,在一個星期天,我心血來潮去見六先生,片廠中沒有人,從門縫中望進去,那麼一間巨大的辦公室,像銀幕上的一個遠景鏡頭,六先生從家𥚃抱來了一隻貓,放在桌上,與貓對話。忽然感到一陣悲哀,打消了走進去的念頭,我從此再也沒有看到六先生。」
這真是個黯然的結局。

《人間奇案錄》 苗延琼醫生
我們周邊,有很多危險人物。
這些人可能會斬人、殺人、辣手催花。或對自己危險,例如把一堆釘子,全吞進肚子𥚃。
說這些人瘋了,是沒有錯,但只這樣說,很粗糙,也廉價。
擁有健康的、正常的身心,誰又甘願當瘋子?而當被標籤、定性為反社會、變態,只會把他們迫向更瘋癲的邊緣。
他們危險,我們做的行為也不見得不危險。
精神科醫生苗延琼,在這部《人間奇案錄》𥚃,勾勒了很多真實個案。這些奇案真的「奇」嗎?簡述一個:
成績優異的高考生,勸阻老父別外出投注賽馬,他認定賭博是魔鬼的行為,於是揮刀狂斬老爸125刀(沒有打錯字,是一百二十五刀)。
父親沒有死,當然身受重傷,面頰骨被削掉,右膝蓋被斬斷。母親返家,見丈夫仍能說話,感覺「傷勢不算嚴重」(!!),只用藥油為他止血。
她不報警的理由,除了怕兒子被抓,也是為了想保住已變成垃圾山的公屋單位。
自醫十多天後,丈夫傷口潰爛,躺在床上沒反應,妻子致電中醫求救。中醫沒有瘋,叫她立即召喚救護車。
救護員到場前,丈夫已因為傷口發炎,出現敗血性關節炎,細菌入侵肺部,死了。
兒子15歲起已有異常行為,愛收集塵埃,後來開始收集垃圾帶回家,認為家中堆滿垃圾才安全。
這人間慘案,真是很奇,當然也很殘酷和悲哀。
母子倆,甚至老父,除了愚蠢,亦患有精神病,都有一副黑靈魂在身體內、腦海中。
如果社會只停留在一片「奇案有多令人嘩然」的起哄中,我們便永遠不能明白扭曲了的靈魂的震盪和痛苦。
作者以精神病理學與臨床經驗,分析書裡面每則令人咋舌奇案的主角心理結構、成因、家庭創傷等,是黑靈魂的內窺鏡與修復手術圖。
作者近距離接觸和觀察過很多苦相,曾經聽過一把聲音說:「我痛,但我還想活。」多了解這些人的瘋之背後,多些同理心,而不是一味喧嘩走避,也許能幫助避免下一宗人間奇案,或悲劇發生。
*some have been posted and enhanced on threads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