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4

堅持信念 活於當下 (1)


俄國文學家契可夫曾說過:「口渴時能喝三杯水,是科學;能喝光整條伏爾加河的水,是信念。」信念,是追求理想的動力;沒有信念作為意志的基礎,我們便難以越過深谷雪原,到達理想的彼岸。

孟子把孔子所說的那個於行為上察看得見的、表現於外在的「仁」,歸復於看不見的「心」,並由此點破仁義是內在於人心的,人性乃善的,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超越根據。牟宗三先生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洞見」(great insight),唯有人之性得以確立為善,道德的理想主義方有真正堅實的基礎。

人性是善 ?是惡?是時善時惡?是非善非惡?乃千古爭論不休的問題。孟子在《告子篇》中與告子激烈諍辯,對於「仁義內在」這個觀點一步不讓,徹底反對「生之謂性」,認為如不認同「仁義內在」,道德之所以為道德便失去根據。荀子主張人性本惡,要靠禮義教化使人重歸於善。有人說這也屬儒家理想主義的表現;然而如果人性本惡,成就理想人格的過程必格外艱鉅。荀子云「塗之人可以為禹」,但性本惡之人要成禹真是談可容易,即如佛教唯識宗所說的有漏法,是個妄心之主張,人要靠後天正聞熏習,方有成彿的可能,這個力度顯然不夠。而孟子言「人皆可以為堯舜」,便力量充沛,莫之能禦。所以荀子最多是現實主義,孟子方為真正的理想主義。


人性本善之說,究竟能否被證明?某些泛科學主義者如胡適之先生等,便最喜歡把「你證明給我看!」這句話掛在口邊。「人性本善」是一個信念;就如上帝,同樣是一個信念;要靠人回到自己本心,真切地感受並充分體現出來。理學家講「逆覺體證」,以工夫逆覺,體證本身的仁體。這不是科學證明的路子,而是真實體驗的感受,是深邃的,是無礙的。孟子云:「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之入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如此泛科學主義者則會說,如有一百人,九十九人見孺子入井而悲,只要有一人完全無動於衷,便不足以證明仁義內在之必然性,這是以經驗主義方式去驗證人之性,把人性套入量化的方法論中。如果孟子遇上胡適之,孟子便會以此回應:「由是觀之,此無惻隱之心者,非人也」,即此君只能在動物性上可被稱之為「人類」,而非「人」也。或如依佛教,便是被無明嚴重覆蓋著。「無惻隱之心者非人」,是一個價值的判斷。在今日商業掛帥之社會,一切以結果、效果作為事情判斷標準(result oriented),所謂「贏就係贏,輸就係輸」,無視人性之真實價值,甚至視之為「老土」,在追逐名利與權力的過程中從沒把它提到心上,所以在現實社會中,荀子與告子的主張肯定大有市場。所謂「仁者見之為仁,智者見之為智,百姓日用而不知,聖人之道鮮矣。」現在卻是「仁者不見之,智者亦不見之,百姓日不用,所以亦不復知。」誠可悲也!即如「麻木不仁」四字,我們常掛於口邊,成了口頭禪,然而箇中所凝聚的深意,試問有幾人真能體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