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6

文學通識課 ~《啊呀,好厲害的女人》~ 孔在齊





香港教育局在中學推行通識教育,會成功嗎?恐怕不行。通識,是在知識的汪洋裡上天下海,出幽入冥,把三千世界種種名相存到腦袋資料庫中,然後多作思想,而漸融會貫通;而非硬把它當做一門學科,加諸學子身上。現在的中學科目如語文、歷史、經濟、地理、數學、物理等,稍加貫通已乖乖不得了,強加通識課,只會令功課本已繁重的學生百上加斤,對新科目反感,造成「越通識越不識」現象。

通識之本,源於好奇,對世間萬象感興趣,自會踏上通識之路。文學,便是一個萬象的熔爐,自然世界為材料,生命境界作養分,大千宇宙盡在此中尋。《信報》前總編輯孔在齊的《樂文集》專欄結集,已出到第二冊,第一本是《你傲慢、我偏見》,這本叫《啊呀,好厲害的女人》,書名無厘頭得很,卻是一堂十分好的文學通識課,誠如林行止於〈書序〉裡說:「讀文學比鑽通識更為踏實益智。文學是透過文字、詩歌、戲劇,探索縱橫時空的人情世故,令胸襟開闊、視野拓寬、思想開放。」特區政府要攪甚麼鳥通識教育,不如鼓勵多讀文學,讓學生對生命與人性,有著層次更為豐富的理解。

孔在齊在書裡談到的,屬經典文學範疇,以西方(包括俄國)為主,也論及中國現代文學。經典文學作品,浩瀚如煙,生也有涯,常生望洋而輕嘆之概,於是很多人唯有退而求其次次次,改讀「一百本必讀世界文學」等雞精書。孔在齊從小便捧讀名著,《樂文集》把經年閱讀所思所感綜和起來,揉合對各地文化底蘊之了解與歷史發展的觀察,連成一氣,書成一篇篇「閱讀心得」,自然比「純粹推介」的雞精書強多。譬如,他在分析狄更斯的多本作品時,拋出一個問題:「何以共產主義在英國沒有實現?」英國是工業革命重鎮,狄更斯筆下亦多有鉤勒處身社會下層的工人階級之非人生活,照理馬克思的階級革命應該率先在此發生才對。作者的觀點是,十八世紀的英國,相對於俄國是一個民主得多的國家,低下階層在艱辛的環境裡,仍可看到上方的曙光,今日縱受壓迫,他朝也有變身資本家的可能,只要有向上的管道,社會壓迫感便有疏導的空間,這個洞見不就是通識了麼?

《啊呀,好厲害的女人》用不少篇章討論俄國文學,探討了果戈里、屠格涅夫、杜斯妥耶夫斯基等巨匠的作品如何透視當時俄國社會的深層矛盾,例如《死魂靈》揭露社會的假大空、《父與子》改革精神與理想自由主義份子對傳統建制的挑戰,而《罪與罰》更描繪出特權階級壟斷社會利益的狀況,低下層的人不是服重建制,便是自取滅亡,當兩條路都行不通時,唯有犯罪,最終向宗教乞求救贖。當時俄國社會公義完全不能彰顯,便導致後來布爾什維克武裝革命的成功。人性本質,從來沒有改變,昨天發生過的事,在明日將一一重演,那便叫做歷史,而文學其中之一的任務,只是把此清楚不過的事實,寫將出來而已。



2 則留言:

  1. chi wai chiwai17/1/08 21:53

    通識.通通不識
    [版主回覆01/17/2008 23:42:00]「通通不識」這現象,將會循環不息。

    回覆刪除
  2. chestnut girl21/11/11 08:21

    從前讀《信報》的日子,最喜歡就是追看孔在齊的專欄。兩本結集買了回家,見《你傲慢、我偏見》錯字一籮筐,所以這本擱到今時今日還未看 -_-
    [版主回覆11/21/2011 11:10:31]「從前讀《信報》的日子」,「從前」二字跟我一樣。曾經我是每天都看《信報》,思想也受過林行止影響。然而該報現在的政治立場已令我讀不下去,半年前亦終止了網上訂閱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