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5

終極約會 ~《凝視死亡》~ 張燦輝 梁美儀 合編





新一年將至,市面的流年運程書開始進入銷售高峰期。對未知的未來,人,總想盡量把握,趨吉避凶。其實,對未來最無力的事,當是死亡。對於這個終極約會,我們除了--- 其實一如人世間所有事情 --- 無法預測它的發生外(只知它必定發生),並對它發生時的狀況難以逆料,發生後的一切一無所知。即使一些曾有險死橫生經歷的人談論死亡,內容也只能是接近死亡,而非死亡本身。死亡幾乎是宇宙內唯一無法透過體悟而擷取資料以作研究的事情,這樣一來,我們唯有透過思考活動去闡釋和解構死亡,死亡學(thanatology)於是應運而生。死亡學既非自然科學,亦不算人文科學,甚至不全然屬哲學,它跨越了眾多學問的界線,從宗教、神學、哲學到醫學、護理、法律等,皆有融攝,直是一門獨立的學問。

礙於惡感、逃避心態、迷信,我們有意識並慣性地不去思索死亡,縱使它其實時刻與我們同在。我們其實清楚知道,唯有不迴避這課題,一旦死神飄然到訪時,才不會那麼手忙腳亂,恐懼感也或許會消減些,內心亦會較穩定而平靜。

《凝視死亡》這本書的副題是「死與人間的多元省思」,生存與死亡,本是一個必然的持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一個整體。莊子〈大宗師〉曰:「生、死、存、亡是一體」,此之謂也。只能透過並經歷人間,我們方能省思死亡。本書多位作者,以「越度死亡」、「演繹死亡」、「死亡痕跡」、「死亡剖析」、「親近死亡」、「體悟死亡」等範疇,縱論人生如何走進死亡這扇大門,讓我們把那毫無必要的忌諱剔除,直視死亡的相性。

《凝視死亡》的總體著眼點,是以死亡為基點,回眸人間,觀察我們從心理到行為如何看待死亡。例如,我們須接受「死亡是沒有解答的難題」這一事實,以學習如何放下操控一切的心態。我們生而為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自大、自我(ego),書中引某心理治療師的話:「ego的本性是緊握權力不放,無休止地追逐虛幻的安全,否認失敗,拒絕接受限制。」能夠清楚意識人之必死,最終一切都要放下,從而回塑今天的我,將ego打倒,便是死亡的「意義性功能」之一。

安樂死,一直是爭議性熱話。支持的人認為,人有合法地結束自己生命的自由,才有尊嚴。本書〈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一文提到,其實這種只是縮短生命,而不是延長生命的選擇;片面的選擇,那裡是真正的選擇?這只是祈求一種教容易忍耐的惡罷了 --- 反正即將一死,何不選擇一種較舒適的方式?沒錯,我們都對死亡有「質」的要求,除了尊嚴體面外,也渴望生命最後一程能夠簡約些 --- 不痛苦、沒有驚怖、最好帶點消逝的美感。然而死亡其實跟世事世情無異,要有收穫,便須付出努力和代價,因此我們思索死亡,心靈與心理作連翻綵排,從事哲學宗教活動,自冥想到禱告及朝拜,終其一生,準備不懈,無非就是為了最後那幾分鐘;就如書中引述《死亡與臨終》作者庫柏勒羅絲 (kübler-ross) --- 著名的「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 的提出者所說的話:體驗死亡,是人生成長最後階段的學習。

3 則留言:

  1. 最近一隻熟悉的小狗被車壓死了,不由得想一下生命與死亡。好端端的,怎麼就忽然死了?生與死,有甚麼特別嗎?以前好奇死亡,是因為聽說臨終體驗很特別,似乎有種不可思議的魔力。
    [版主回覆12/16/2009 23:02:00]好端端的,忽而就死了 --- 這種事,經常發生。臨終的體驗,我尚未有機會領略 --- 除非突然死亡,否則總必有機會 --- 而當一個熟悉的生命消逝了、不存於世上了、不知身在何方了,這奇異感覺,也是足夠令人感到荒誕莫名。

    回覆刪除
  2. 這書有涉及自殺這項目嗎?還是與安樂死同席?
    [版主回覆12/16/2009 22:53:00]這書的課題頗為廣泛,從魯迅的生前死後,到 《帝女花》的生死情節;從打齋儀式看道教對死亡的處理,到塔羅牌的死亡意義;從香港墳場發展史,到香港喪親者的心路歷程,皆有涉獵。在《香港人口死亡率分析》一篇中「外死原因」之部分裡,亦有觸及自殺,然而卻是量化資料,未有詳細分析自殺成因與心理。

    回覆刪除
  3. 歷史狂徒27/12/09 16:49

    我老婆個契爺,佢個老婆剛於聖誕節早上八時,在那打素醫院因哮喘病死亡,哎,佢老公想見老婆最後一面都來不設。佢曾經喊過一大輪,但好快又睇得通,無被亡妻心情所困擾
    [版主回覆12/28/2009 00:20:00]「 死亡,常伴我們身旁。 」 我從沒忘記這話。
     
    我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把人磨得半生不死的肉體痛苦。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