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9
生活質感 ~《匠心手作 2 - 街匠志》~ 張浩賢
近年,本土意識全面起動。
甚麼是「本土」?當審視這概念時,會發現它有相當濃烈的「懷舊」內涵,這「懷舊」,包涵已然逝去,及正在消逝中的物事。
以此表述「本土」,其實與現實有著很大落差。因為香港「眼下的本土」,於表層之都市模樣與「市容」而言,主要是些非常現代化的東西,例如由高聳尖端商廈構成的地景,或一座又一座繽紛舒適的商場。我們的生活,大都浸泡在這些建設之內,從購買日用品至娛樂消費,一色發生於其中。這些生活光景與體驗,合該最是「本土」之典型。但,從沒有人稱呼或指涉這些是本土;反而那些舊事舊物 --- 包括建築與店舖、日常用品、文化娛樂、生活方式等等,方屬「本土」。這個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定性」,其實甚是奇異。何以美國人會認同他們的華爾街金融文化是地道的本土,而我們卻不大會認同中環氛圍、反而油麻地那些大大個「押」字的當舖才是本土文化呢?
是因為現代化設施乃西方進口、不夠「中國」,所以不夠本土麼?那何以天星碼頭這維多利亞產物卻為眾多本土文化團體捍衛保護呢?
除了保留昔日建築美學外,本土意識其實更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珍視。我們今天活在舒適便捷的都會中,科技先進,物質充裕,卻磨蝕了許多生活質感。例如,當廚房裡的菜刀鈍了,今天可隨時在百貨公司購買德國或日本生產的精鋼貨,不會再有人拿菜刀去打磨。物質的便利與充裕,減低了生活的「有機感」。幾十年前,主婦可能會攜著菜刀,到街角的磨刀店子,邊看師傅工作邊與他聊天。這種「水磨式」的光顧關係與模式,在效率至上的現代銷售系統裡已越來越少。
人類不斷追逐效率,但速率不一定使人更快樂。想像一下有一所超科技廚房,只要把鈍了的菜刀放進某裝置內,一秒便打磨成鋒利,相對於幫襯磨刀佬,效率是提升了一萬倍,然而這是不是更美好的生活呢?
效率帶來便利,卻失去珍惜。昔日,要欣賞一張唱片,付出可不少,但獲得的滿足卻很大。今天,隨時大量下載歌曲,但不見得更快樂。電腦處理器高速運轉,稀釋了生活的質感與有機感,而珍惜之情,亦悄然而逝。
重拾本土意識,就是重新提起一份價值。
《匠心手作 2 - 街匠志》裡面的「匠」,除了是師傅手底之藝,也就是一種有機生活方式。我們扭傷腳,看西醫照 X光,無疑精準,但便不能領略跌打師傅的「心」與「藝」:先是正骨,再以按摩、拉動的方式讓筋骨血氣流通,後才敷藥。此中涉及手勢、力度、技術與經驗,有別於西醫之一切 basically on the book。而睇跌打「附送」之體驗,尚包括醫館內的關帝像、七彩獅頭、大圓玻璃藥瓶及各式中式兵器之視覺展覽,和濃烈草藥氣味的嗅覺巡禮。
當真正懂得珍視本土,捍衛本土,才有資格開始學習進階至所謂的國際都會。一個漠視傳統的地方 --- 縱使非常先進 --- 只是一片人文荒漠。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呢本講嘅嘢我好鍾意!!多謝介紹!!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8/21/2011 13:04:00]如對本土文化有興趣,亦可留意同期出版的 《大廣東 3 》。
《大廣東2、3》我打書釘看了,無《1》的精采,我只買了《1》。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8/23/2011 23:04:00]《大廣東 3 》最有趣部分是香港經典鬼故典故,譬如中大「一條辮」之出處。猛呀!
呢本書入面講嘅我大部份都在其他書中睇過,而且比它寫得更精采呢……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8/23/2011 23:26:00]妳說得對。過於蜻蜓點水是它的問題。
本土專題, 《明周》的〈 mpw 〉便做得非常好,譬如最近兩期做「盂蘭節」與「我係潮州人」特輯,就做得很深入。
對極《明周》的《MPW》真的很精采!所以我買了《消失的地標》。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8/24/2011 00:09:00]這本雜誌真是非常中產口味,編採俱出色,我每期必讀。它的旅遊特輯每次都很用心,早陣子連續做了伊斯坦布爾與拜占庭帝國的土耳其特集,並如 《消失的地標》一樣結集成書,為 「 城市系列 」 之一,現已出版了《伊斯坦布爾》、《柏林》、《夏灣拿》、《京都》共四本。
夏灣拿……又讓我雲遊太虛了……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8/24/2011 00:24:00]情迷夏灣拿。喝著啤酒,看著落日,一輛淡黃色六十年代美國房車緩緩駛過。
想去的地方,與工作一樣,都是太多。距離 「 唔使做 」 之目標又太遙遠。這,也是人生煩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