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革命在靈魂深處爆發,便有就義的覺悟。
這是一百年前發生於愛爾蘭的一場武裝暴動,1916 年 4 月 24 日,為結束英國在愛爾蘭的管治,1,200 名叛軍在教師兼律師 patrick pearse 的領導下,於首都都柏林揭竿而起,攻佔了數座建築物,包括被作為總部的郵政總局。他們宣讀了《復活節宣言》,宣告愛爾蘭自英國獨立建國,這便是愛爾蘭歷史上著名的「復活節起義」 (easter rising)。
起義爆發後,英國立即宣佈都柏林進入戒嚴。叛軍搶佔建築物後,全力死守,沒進一步具體軍事行動。他們的目標是以死明志,透過犧牲燃點同志和國人同仇敵愾之心,喚起世人對愛爾蘭人獨立建國的關注與同情,不啻是一場血祭。
終於開花結果的運動,是革命。這場以赴死為目標的暴動,是起義。革命尚未成功,唯待後人前仆後繼,達成最終夢想。
劇集《愛爾蘭起義情》(rebellion) 由愛爾蘭廣播公司製作,以幾個虛構角色的故事為主軸,真實歷史人物穿插於其中,包括 patrick pearse 和後來愛爾蘭革命領導人 michael collins 等 (劇中他在起義被逮捕後,英國長官要下屬挑出叛軍高層,問到 michael collins 時,副官說此人是無名小輩,啥都不是,是以沒被送上絞刑架)。
劇集裡有三個女子,在壯烈時代裡留下了身影。frances 是叛軍中人,束男裝時甚是 dandy. 她信奉犧牲能喚醒沉睡的同胞,乃血祭之信徒,是非常典型革命人物。有次在大樓與政府軍槍戰時以寡敵眾,當敵方攻入,她力主該血濺當場。三天後,叛軍投降,政府軍搜捕起義份子,frances 換回女裝,被盤問時自謂只是一個平民百姓。她的信念改變了 — 與其白送性命,不如留下有用之身,以待來日。
elizabeth 來自富裕家庭,父親是銀行家。她在起義當天逃婚,投奔叛軍行列 (未婚夫是前線鎮壓暴亂的政府軍軍官),失敗後被捕。因為主要負責醫療與支援,不算主要暴徒,兼以家族背景,只要認是被誤導,便可特赦回家。被關天牢多日後,她仍直言不諱自己是叛軍。elizabeth 始終忠於革命理想,臨大節而不可奪。
may 是英國駐愛爾蘭副總督的下屬,搭上了這位有婦之夫風流上司,懷下對方孩子。副督說會偕她私奔印度,那當然是男人隨口哄騙女人的謊言。may 並非革命份子,卻曾把政府情報交予叛軍;副督最後給兩條路選擇,她要在骨肉與前程之間作出功利的決定。
人生,就是取捨與抉擇的歷程。frances 一直願為理想捨命,後來卻因時制宜。elizabeth 在生死關頭忠於信念,沒有背棄自己相信的價值,卻付上沉重代價。may 肚裡的骨肉是自己唯一籌碼,在一場博奕裡她的空間很狹窄,最後作出最有利的「戰略性退卻」,但失去孩子,可能夢魘一生。
這是三個女子的故事。在大時代的槍炮聲中,她們都是烈女,敢於付出自己的人生,有血有淚。無論今日如何抉擇,明日皆必大難。革命歲月,烽煙遍地,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會容易。當每個關口來臨,便要作出忠於自己之決定。勘亂時期不同和平盛世,選擇錯了,可能難以翻身。任何抉擇,必須一往無前,無怨無悔,不可回望,因為再沒有挽回的奢侈。
「復活節起義」叛軍高層共十六人遭處決,餘眾收押監牢。當敗軍被押行時,有人民向他們鼓掌,但更多民眾視他們為「搞亂社會」的暴徒。當日的愛爾蘭,當然是群眾分化與族群撕裂。這些現象,將永續在歷史裡上演。
終於開花結果的運動,是革命。這場以赴死為目標的暴動,是起義。革命尚未成功,唯待後人前仆後繼,達成最終夢想。
劇集《愛爾蘭起義情》(rebellion) 由愛爾蘭廣播公司製作,以幾個虛構角色的故事為主軸,真實歷史人物穿插於其中,包括 patrick pearse 和後來愛爾蘭革命領導人 michael collins 等 (劇中他在起義被逮捕後,英國長官要下屬挑出叛軍高層,問到 michael collins 時,副官說此人是無名小輩,啥都不是,是以沒被送上絞刑架)。
劇集裡有三個女子,在壯烈時代裡留下了身影。frances 是叛軍中人,束男裝時甚是 dandy. 她信奉犧牲能喚醒沉睡的同胞,乃血祭之信徒,是非常典型革命人物。有次在大樓與政府軍槍戰時以寡敵眾,當敵方攻入,她力主該血濺當場。三天後,叛軍投降,政府軍搜捕起義份子,frances 換回女裝,被盤問時自謂只是一個平民百姓。她的信念改變了 — 與其白送性命,不如留下有用之身,以待來日。
elizabeth 來自富裕家庭,父親是銀行家。她在起義當天逃婚,投奔叛軍行列 (未婚夫是前線鎮壓暴亂的政府軍軍官),失敗後被捕。因為主要負責醫療與支援,不算主要暴徒,兼以家族背景,只要認是被誤導,便可特赦回家。被關天牢多日後,她仍直言不諱自己是叛軍。elizabeth 始終忠於革命理想,臨大節而不可奪。
may 是英國駐愛爾蘭副總督的下屬,搭上了這位有婦之夫風流上司,懷下對方孩子。副督說會偕她私奔印度,那當然是男人隨口哄騙女人的謊言。may 並非革命份子,卻曾把政府情報交予叛軍;副督最後給兩條路選擇,她要在骨肉與前程之間作出功利的決定。
人生,就是取捨與抉擇的歷程。frances 一直願為理想捨命,後來卻因時制宜。elizabeth 在生死關頭忠於信念,沒有背棄自己相信的價值,卻付上沉重代價。may 肚裡的骨肉是自己唯一籌碼,在一場博奕裡她的空間很狹窄,最後作出最有利的「戰略性退卻」,但失去孩子,可能夢魘一生。
這是三個女子的故事。在大時代的槍炮聲中,她們都是烈女,敢於付出自己的人生,有血有淚。無論今日如何抉擇,明日皆必大難。革命歲月,烽煙遍地,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會容易。當每個關口來臨,便要作出忠於自己之決定。勘亂時期不同和平盛世,選擇錯了,可能難以翻身。任何抉擇,必須一往無前,無怨無悔,不可回望,因為再沒有挽回的奢侈。
「復活節起義」叛軍高層共十六人遭處決,餘眾收押監牢。當敗軍被押行時,有人民向他們鼓掌,但更多民眾視他們為「搞亂社會」的暴徒。當日的愛爾蘭,當然是群眾分化與族群撕裂。這些現象,將永續在歷史裡上演。
國難當前人人有責
回覆刪除低潮時要不離不棄,高潮時要及鋒而試,反覆抗爭,革命才有成功的可能。
刪除自由環境中極終勝利的都係最極端的份子
刪除Mark起左,看看有沒有人肯借account讓我看(不過最終可能都是去買碟,因為睇中另一齣1916)。
回覆刪除剛看了《奪命証人》,下星期將收到David Lean的10碟box set,好滿足 :D
"david lean"的 10 碟 box set <---- 嘩!
刪除其實 netflix 真係好抵,就算一個人用,都只 hk$78 一個月,無敵!
Movie Movie開台時想過訂,但發現根本就沒時間安坐家中,就算有,都是在開工,冇得睇戲,至今仍是 :(
刪除看完這篇,我想多了解一九一六這段歷史。我見有一部相關的紀錄片,下次叫阿妹幫我訂 :)
刪除妳看過"michael collins",會更易有共嗚的。
刪除republic of ireland 建國後,ira 的炸彈一直爆到上世紀九十年代,1979 炸死了蒙巴頓伯爵,後來幾乎幹掉戴卓爾夫人。這真是一段漫長的血腥歷史 (又是時候聽一遍'zombie'咯)!
題外話, 有冇睇2005年的紅顏和生死刧?兩套講中國女性同母女關係的電影. 女性好似有冲不過的定點. 西方女性都唔例外只係無咁明顯.
回覆刪除兩部都沒看。相信只要是人 (無分男女),就有臨界點,一旦到達了,能否衝得過去,就要看造化。
刪除獨行的,過唔過的分別可能就唔係咁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