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林火山》的評價不是兩極,而是幾乎一面倒——被罵。
其中流行的一種罵,是麥浚龍是富二代,拿着四億當玩具。
富二代是一回事,電影拍出來好不好又是一回事,不應混為一談。看電影的目的是為看電影,不是為仇富。
也多人罵的是劇情看不明白。我覺得整體故事是清晰能理解的,縱使𥚃面有些情節比較模糊(很多電影都會有),也有些劇情是刻意營造開放式猜想(例如最後古天樂要殺的是金城武還是杜德偉?)
有一類罵聲,是電影很「扮嘢」。《風林火山》需以某一個類型電影的角度去看、去量度,即是假如是cult片,就不要當它是寫實片來衡量。這部電影是半art film,本質上是半超現實;警察與毒梟家族內外權力角逐和博弈的陳述,也不屬寫實類型。它有自身美學表現形式,是一種art form,不全然是王家衛風格,但有些近似。不喜歡這種「扮嘢」風格,別入場就是了,但不構成電影的缺點。
有看到評論說「劇本意圖營造貼地感,但場面與對白怎樣看也無法貼地」,這部電影何來有這個意圖??說「當人生的時間與金錢都不夠用時,便難以投入戲中的世界」,這種講法實在是令人一頭霧水。
看電影,就是要進入日常生活以外的一個夢。況且《風林火山》更不是寫實片,沒有反映社會現實和生活壓力的動機,和責任。
現實中的我金錢也不夠用,為何我又能投入𥚃面的世界。
回說電影本身,美術主調與風格是黑白灰 + steam punk,很能烘托出角色的孤寂和疏離感。
劇本的對白是精煉的,整體氣氛凝聚,頗能令人進入那個陰險陰暗的世界。
有些靜態文戲拍得很好,鮑起靜拿着那本「布料密碼」與古天樂告別的一場,令人動容。
個人最不喜歡的有三:一,開場金城武的「睡房」在隧道內,太超現實,脫離了這個類型的框架(變成屬於"brazil"那類電影)。二,銅鑼灣大槍戰太CG,空有大駁火大撞車大爆炸卻不震撼,拍不出如"the heat"的街頭槍戰那種實感和張力。三,太多抽煙鏡頭,沒有必要(個人絕不反對拍抽煙,只是太多太刻意)。
這類電影,容易被歸納為喜歡與不喜歡,這是主觀喜好,沒有問題,但無論如何都不值得如此一面倒的負面評價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