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十一月讀影超速寫

 


離港十天,待不到月底,把文貼了。

《影》


"revenge" 《血色攞命花》


"the substance"是年度最強話題作,香港亦爆冷大收。如果喜歡這電影,便不要錯過這位法國女導演coralie fargeat的前作"revenge"。


coralie來自專門攻讀影像與聲效的法國國立電影學院 la fémis,科班出身的她,作品的聲畫非常強橫。《完美物質》影像挑釁,故事當然亦是言之有物。這部《血色攞命花》,劇情並不曲折,一條路講到尾,卻帶來非常愉快的觀影經驗  —  影像風格強烈,音效出色(是音效,不是音樂),rambo 式的復仇故事徹底不合理但痛快淋漓!"the substance"的大成功會促使她很快被好萊塢收編,屆時她操刀的影音主導主流大製作會是甚麼模樣?值得期待。


p.s. 10年前coralie fargeat拍的短片"reality +",思路上已具《完美物質》雛形,很好看,youtube有得睇。


《阿諾拉》 "anora"


飛上枝頭作鳳凰,21世紀《風月俏佳人》,有甚麼能比這更老土?


然而這是今屆康城電影節,導演sean baker 奪得金棕櫚獎的作品。電影從第一分鐘開始,好看到最尾 (他的另一部作品《歡迎光臨夢幻樂園》"the florida project"也好看)。


絕對焦點,當然是飾演anora的mikey madison,在仙履奇緣的宿命𥚃把自己埋葬,看完最後一幕,沒可能不愛死這個女孩,亦同聲一哭。


還有一個看似配角、其實非常重要的角色,極度正的東歐版"before sunrise"《情留六號車廂》男主角yura borisov,演一個俄羅斯家族小爪牙腳角,卻是窩心暖男。


世界每日萬千悲喜交織的戲劇人生在上映,這部電影的故事也許亦在其中,甜酸苦辣,有血有肉。年度最佳也喜愛電影之一。

《弟弟》  "didi"


這不是陳慧的書《弟弟》,而是一部電影,描寫少年弟弟的煩惱,一個竹升版「年少日記」,很日常,也很寫實,道出移民家庭平實生活𥚃蟄伏的苦惱。


才30歲的年輕導演sean wang技法純熟,道出一個沒有驚濤駭浪,卻是淡淡然復有著冷靜思潮的故事。


陳沖飾演一個老公在台灣工作,自己與奶奶和兩個孩子在美國生活的女子。她的志願是當個畫家,然而天份不是很高,磨人的生活也令她不能全情投入藝術工作。陳沖演得極好,令人感受到那份無奈與哀傷。


《破地獄》  


電影相當有沉浸體驗,能令人融入整個紅磡區的殯儀世界與氛圍。配樂懾人,對締造immersive效果要記一大功,演奏仍是以西洋弦樂為主,但仍然聽得到胡琴這種最blues中國樂器的威力。


上半部陳述不同個案,相當洗練,言簡意賅,看得出不斷提煉劇本的努力;最出色是梁雍婷一段,令人動容。下半部較為劇情化,集中經營父子尤其是父女間的鴻溝,帶出誤解與對抗,往往因為人總是站在自己立場、不顧對方處境與感受這個顯淺易懂、實行起來卻很困難的道理。


坊間對本片的讚賞已太多,也來說兩點個人認為不夠好的。一是影片大主題,儀式是超渡死者,也是超渡生人,這個道理應該很顯淺吧,起碼我初中時已經知道,何以當了一輩子喃嘸佬的hello文竟然到死才恍然大悟?二,道生這個人超級識撈,連最惡搞的閪佬文都搞得掂,但最後趕走所有老屎窟道士,手法卻極其拙劣。明白導演想要締造一個反差:殯儀老行尊自己的喪禮靈堂上反而空空如也,但要達到這效果有很多方法,道生現在的處理方式與他的人設180度相反(也許導演想要表達這個靈堂上everything is wrong !)


影片最令我感動的,是衛詩雅的演出,完全演活了一個人扛起所有的抑鬱與沉重。她的星運極度一般,連撞名都試過兩次,一晃眼已是女人四十,來到此刻,終於淋漓盡致展現出自己應有的實力。片末的positive 訊息說人生旅程要好好的過,詩雅就是在此刻搏出了生命中精彩的一擊!她是我看這部戲看到想哭的原因。


《讀》

《素食者》  寒江


一個女子突然開始徹底食素,幻想自己是一棵植物,不用進食,只要水和光合作用就能生存。她是以身體作為最後避難所,閃躲現實;那個現實是不如意的婚姻、南韓儒家文化社會𥚃的家庭壓力與倫理關係壓迫。小說以她的壓抑演成極度偏執為主軸,構成一部深沉如黑洞,充滿黑暗夢魘的卡夫卡式作品。


應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韓女作家寒江,書寫風格魔幻而迷人,第二章《胎記》(全書共三章),女主角全身畫滿花朵,與姐夫不倫性交的一段,有一份扭曲的唯美,最後到達精神上的絕對昇華,是這樣寫的:「她把發出閃閃金黃色的胸部探過陽台的欄杆,張開佈滿橘黃色花瓣的雙腿,恰似在與楊光和風交媾」,文字影像強烈,讀來令人喘不過氣,端是厲害。

《少年來了》  寒江


描寫1980年五月南韓光州事件。故事以真實人物為參照,紀述這段鎮壓民主運動的十日殺戮,血之記憶。


小說的結構,從第一章已被殺的少年東浩的幽靈開始,每章敘述一個人物和他們的故事,最後是東浩的母親,多面向陳述,帶讀者回到當日的血腥光州現場。


《少年來了》當然沉重、當然怵然驚心。東浩要去「尚武館」,抗爭者全都在哪𥚃,母親叫他務必在開始戒嚴的七時前回家,兒子沒有回來,母親來到尚武館,哀求看守的軍人讓她進去找人,市民軍說:「你要是現在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𥚃面只有剩下必死決心的人。」


東浩最後當然沒有出來,他在第一章已是一條屍體,靈魂四處飄蕩,觀看由死屍堆積而成的恐怖人塔。寒江冷靜地描繪痛苦與死亡(包括細緻勾勒屍體的模樣與狀態、身體上各種傷痕),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每寫完一章就不想再寫下去。她本身就是光州人,大屠殺時十歲,之後爬進大量史料中、走訪不同的光州人民,寫下此書,令我想起寫完"the rape of nanking"後自殺的張純如。


譯者尹嘉玄很喜歡《少年來了》這個書名,反映出當年勇敢走上街頭的孩子;我會把它唸成「少年來了!」


後來全斗煥來到光州,東浩母親與受難者家屬在他轎車出現時,哭喊得天崩地裂,最後所有人被帶到警局。她腦袋一片空白,世界亦化成一片雪白色,捲起撕破的孝服裙擺,她獨自嘀咕着:「我到底犯了甚麼罪?」


全斗煥1996年被判無期徒刑,一年後被特赦。2016年出版的回憶錄中,說軍隊沒有把槍對着平民,直至2021年九十歲高齡壽終正寢,從未為光州事件道歉及承認責任。


1 則留言:

  1. 想看《弟弟》,但之前安排不到時間,好像落畫了。
    《阿諾拉》還有,可能會去看。
    《破·地獄》如果不快點看便會被劇透,覺得很感動。喜歡裡頭韋羅莎和梁雍婷的個案,用兩三場幕便足以令觀眾想像到整個故事,並有深刻感受。這些小故事的演員需要短時間內與觀眾connect,演技要很厲害。梁雍婷的表演很觸動人心。

    文家兩兄妹的故事,我較代入到哥哥的處境。性格懦弱,覺得入行是被逼,在家做不到一家之主, 令他很痛苦。妹妹的心情我也明白,但她太執著,不放過人也不放過自己。衛詩雅確實演得好。現在想找《不日成婚》來看。

    回覆刪除